文|叶清华 吴明日
我曾经去远方,寻找大海的美,归来后才发现,最美的大海就在自己的家乡——万宁。
万宁海岸线长109公里,海域面积2550.1平方公里,是浩浩荡荡的南海的一部分。历史上,万宁市的前身琼州府万州管辖的海域更广阔,包括南海诸岛在内。据万宁市志记载,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10月,万宁市的前身万安军改为万州,隶属琼州府。正德七年(1512年),设海防营于万州,管辖“万里石塘”“石星石塘”“万里长沙”(即今南海诸岛)。
如今,行走在万宁的海岸线上,乘船破浪于万宁海上,仍然能感受到万宁先人海防营巡防的豪迈雄风。
万宁的海,清新碧蓝,一望无际,有时平静如镜,有时巨浪滔天。你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海,她就会以怎样的姿态来陪伴你。伴随着四季更迭,日出日落,昼夜不息。
春天,万宁的海,是那样恬静迷人,浪花细嫩娇柔,如同轻轻起舞的孩童,只是稍有动作便退了回去。
海风徐徐,吹进了椰林,散发着一股潮湿而又醉人的温馨。海边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各个渔港码头内一片忙碌景象。
人勤春来早,每年元宵节过后,万宁沿海勤劳的渔民就开船出海,开启了“新春第一网”,这也标志着万宁春季海上渔业生产的序幕全面拉开。出海前,一艘艘渔船停靠整齐,码头上、甲板上,渔民们搬运着米、面、蔬菜等生活物资,同时,对船上的设备、捕捞工具等进行检查,为出海做最后的准备。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渔船在开春的爆竹声和亲人的祝福中相继启航。写有“一帆风顺”“满载而归”“鱼虾满舱”的小红旗迎风招展,表达着渔民们取得开门红的美好愿望。他们在开春的鱼汛中纷纷驾船出海,犁开起伏的波涛,迎着晨曦将渔网撒向大海,然后怀着等待收获的心情,一边俯瞰碧蓝的大海,一边随着海鸥的飞翔方向判断鱼群动态。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万宁等地渔民举行“祭海节”的日子,渔民们总在这一天表达他们纯朴的情感,感谢大海的馈赠,祭祀祖宗海,同时又对未来许以美好的愿望。这个节日,彰显着渔民知恩图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也让人们感受到渔民朴实厚道、豪爽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祭海节”当天,太阳刚刚升起,渔村、渔港码头就开始忙碌起来。渔民们忙着装扮自家的渔船,在高高的桅杆上升起国旗,在机船上披红挂彩。除了国旗外,渔民一定会悬挂精心准备的彩旗,因为彩旗与“财气”谐音,代表着吉祥与好运。
在海边祭海的桌案上,排列着各种祭品——猪头、鸡、大鱼、馒头,鞭炮、香烛、纸钱、元宝等,最惹眼的要数那头嘴含元宝、头顶元宝、身背“金砖”的猪了。
吉时已到,传统的“祭海”仪式就开始了。渔村最德高望重的“祭海”主事者沐浴更衣、焚香净手,高声吟诵。一时鼓号齐鸣,主事者点香烛、进酒,众人随后行礼。
礼毕,鞭炮齐鸣,渔民们开始焚烧香纸,点燃早已备好的“太平文疏”,带着无限的虔诚与敬畏,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感恩养育自己的大海,感恩先祖,感恩盛世。
渔港码头内停靠的一艘艘渔船上,张贴着一副副大红对联:“船头无浪行千里、船尾生风送万程”“福达三江、财通四海”“风调雨顺、满载而归”“合力鱼满舱、齐心风浪平”“海不扬波、水上太平”……这些文字,无不诉说着渔民们对出海人的无限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
在万宁渔民心中,渔船上飘扬的国旗代表自己驾驶的渔船是移动的国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强大的祖国护佑;船上“竹竿”悬挂的彩旗,是他们心中的“发财树”,冀望满载而归!
夏天,海面上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宝石般的光芒;海水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太阳的热度,给赶海、撒网、打鱼、嬉戏、冲浪的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惬意,在涨潮与落潮之间为人送来无限的惊喜。傍晚,晚霞将海面铺成色彩艳丽的油画,落日奇观之美久久印在人们脑海中。
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已有千年历史的港北赛龙舟活动就会在万宁市和乐镇港北港的出海处上演。五月初四破晓前,港北人便早起宰鸡杀鹅包粽子,准备过节,组队赛龙舟。端午节当天是港北赛龙舟的高潮,选拔出来的各渔家赛龙舟队,天亮时便身着节日盛装,集队于港北港的出海处,依传统行祭祀,由领队在台上置香炉、烛台等,在案上供上杀好的公鸡及猪头等祭品,点燃香烛,在领队的带领下行祭拜礼。祭祀仪式完毕后,各龙舟队员登舟,响亮的锣声后,伴随着一声悠长的“龙舟开赛”,一瞬间,各渔家赛龙舟队在海港出海处广阔的海面上,奋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龙舟竞渡。各队龙舟斗志昂扬,同心协力,在舟首鼓手的指挥下,鼓响桨落,向前竞渡。港口的渔船上亦锣鼓齐鸣,响彻海面,观赛的人们呐喊助威声沸腾震天,场面极为壮观。
2012年开始,中华龙舟大赛连续4年在万宁港北港的海边举办中华龙舟大赛分站赛;2015年3月,在万宁市举办的中华龙舟大赛首站比赛中,港北港所在的和乐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龙舟小镇”称号。
秋天,万宁的海,水面湛蓝,秋高气爽。秋天的海,也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中秋节到来时,万宁沿海的渔民们会以特有的方式庆祝佳节。农历八月十五当天下午,渔家儿女一家人都会依传统在渔村民居的八仙桌上摆好公鸡、猪肉及月饼等物祭祀先祖,晚饭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中秋团圆饭,既纪念先祖,又庆祝出海所得的渔获和一家人的平安团圆;晚上,渔家人会在海边供上月饼与清茶,向着从海上升起的圆月祭拜月亮娘娘,远远看去,渔村家家户户的窗口和渔港停泊的渔船上透出的灯光,与海上的明亮月光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温馨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画面。
冬天,万宁迎来特殊的“冬鱼季”。在各个海湾,捕捞的渔船穿梭不停,港北港、大花角、乌场港等著名渔港里,到处是载满渔获归航的渔船,船舱里跳跃着马鲛鱼、石斑鱼、龙虾等,正是渔民们在冬季万宁的海捕捞的丰厚渔获。
而日月湾那片海,则别有一番风韵,世界各地的冲浪高手都来到这里踏浪起舞。海面上,有卧板划水,有单板过弯,人影忽上忽下,仿佛自由的飞鱼在浪中穿梭……
这就是万宁的海、海南的海,它连接古今,沟通世界。它是生活的海、劳作的海、经略的海,是热闹的海、诗意的海、宽广的海;未来,它将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发展步伐,变成更加美丽富饶的家园!H
(作者单位:叶清华,万宁市人民法院;吴明日,省委党校)
本文责编/朱薇 邮箱/ 955367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