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决策参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垦苏联房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文|陈勇  吴运霞  韩磊

  历史建筑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12月19日,蔡奇同志主持召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时要求,将相关工作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决负起政治责任。2021年以来,中办、国办,以及我省“两办”先后印发有关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文件,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当前,海南垦区部分农场遗存一批鲜为人知且长期被忽视的历史建筑——苏联房。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联合农垦博物馆组成相关课题组,经过长时间实地调研,摸清了海垦苏联房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规划先行、启动文保挂牌、融入大三亚旅游圈、服务三亚打造高质量国际旅游胜地战略等系列措施。

  海垦苏联房的历史渊源及现状

  众所周知,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开发建设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大国家战略。海南是当时打破美国牵头的针对社会主义阵营橡胶禁运的主战场。海垦苏联房至今已有约70年的历史,是中苏两国合作开发建设天然橡胶事业的产物,与冷战格局、抗美援朝、发展中苏友好关系、提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精气神、巩固海南解放成果等宏大历史背景紧密相连,富含历史文化信息,是典型的历史建筑。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20余名土地规划、经营管理和农机等方面的专家,受聘到海南垦区当顾问,对海南垦区农场的规划设计、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提出建议并进行具体指导。1952年至1955年,他们先后帮助垦区各农场规划设计、指导建设了一大批具有鲜明苏式风格的房子,有两层小楼房、砖瓦房等,本文统称为海垦苏联房。

  海垦苏联房现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两层的小楼房;另一类是一排排8间规格统一的砖瓦房。另有少量的食堂、礼堂、公厕等类型建筑。这些房屋由苏方设计指导,施工单位、人员和建材均来自中方。据统计,目前遗存苏联房的垦区原单位包括红光、红华、红明、东红、西培、西庆、西联、西华、东兴、东昌农场以及农垦加来高级中学等11家,合计41幢(栋)。如今,海垦苏联房有的因年久失修而残破不堪,有的因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有的保存相对完整、风貌犹存,成为农场一道历史风景线,但抢救、保护、利用工作不容忽视。

  综合调研情况看,澄迈县境内原红光农场、原东红农场是海南垦区目前保存苏联房较多、较完整的两家单位。原红光农场遗存有两幢两层专家小楼及10余栋房子,分别集中在原机关场部和丰收队。两幢两层小楼房,一幢风貌依旧,一幢已被改造成“红光居”办公场所。前者上下两层,占地600平方米左右,每层8间,两条廊道,有阳台,顶上是露台。原东红农场现存的苏联房有14栋左右,集中分布在四队、二队和场部。其中,四队是课题组走访垦区所见苏联房保存最为完整、数目最多、种类最为齐全的单位,几乎形成了一个苏联房群落。目前,该队遗存苏联房6栋,另各有1栋食堂、幼儿园、一式两边厢的男女厕所以及一式两间的男女洗澡房。

  海垦苏联房保护利用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海垦苏联房具有相应的外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科学、艺术价值以及衍生出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和文旅价值等。

  外交价值。海垦苏联房见证了中苏互助共同发展天然橡胶事业的深厚友谊,属于近现代史上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在百年大变局的国际局势下,具有巩固中俄两国传统友谊的外交价值,可以有效促进政府、民间的文旅交流,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建设。

  历史文化及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海垦苏联房是政治化的时代产物,其历史渊源与20世纪50年代的东西冷战格局、中苏关系、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巩固海南岛解放成果、农垦事业、艰苦奋斗的创业文化等紧密相连,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历史内涵,也由此衍生出了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建筑的科学、艺术价值。海垦苏联房具有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密闭性好、不易被水淹等特性,其建筑质量历经70年风雨考验,受到所在地群众的高度认可,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课题组调研总结海垦苏联房建筑的科学性在于:一方面建材质量高,砖、瓦、水泥、木材等建筑用料精心选择;另一方面地基高,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建筑,地基高出约40厘米,排水系统精致顺畅,使其在暴雨天不易被水淹,有效适应了海南多雨气候。海垦苏联房在体现出建筑科学性的同时,还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将材料、设计、工艺等各种元素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空间,相比海南的其他历史建筑,譬如海南历史文化名人故居、黎族传统建筑船型屋、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宅”等历史建筑,彰显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和审美价值。

  文旅价值。2022年2月22日国家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海南有五公祠、东坡书院、崖州古城、千年古盐田等历史文化景点景区,到海南感受、体验这些景点景区的历史文化游是海南重要的旅游产品。海垦苏联房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审美价值而具有了较高的文旅价值。

  海垦苏联房保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历史文化认知不足,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意识较为淡薄。受多种因素制约,苏联房属地缺乏文物意识,有的农场公司领导甚至不知道属地存有苏联房这一历史建筑,更遑论保护。且农垦各级组织的多次变革带来多次搬迁,大量史料丢失严重,造成目前抢救保护和利用缺乏基础史料依据。

  对境内苏联房状况缺乏较为系统全面认知。受历史文化、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垦地之间缺乏较为全面深入系统地交流沟通,属地对农场苏联房的存在、历史渊源、时代价值等缺乏必要的认知,甚至都不知道境内有历史建筑苏联房这一事实,更谈不上出台政策、制定措施、划拨资金、组织抢救保护和利用了。

  属地责任与抢救保护、利用职责的错位。历史建筑等文物的抢救与利用是苏联房属地党委政府的职责,但垦地之间因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缺乏充分融合,属地党委政府对苏联房的抢救保护利用职责意识不强;而属地的农场公司作为企业经营单位,法理上不承担相应职责。海南农垦经过集团化、企业化、市场化的几轮改革后,原来承担有社会化职能的农场转变为现在以经营管理为重点的农场公司,属地责任与抢救保护、利用职责出现错位,造成了苏联房抢救保护、利用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

  属地企业缺乏专项资金保护。调研了解到,苏联房属地部分农场公司有抢救保护、利用的意愿,但由于经营压力大等原因,缺乏必要资金开展工作。必须指出的是,此类重大公益项目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且短期内难于产生效益,对于纳入KPI考核体系的属地农场公司而言是难以承受的。

  受技术、人员、设备等因素制约。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海南农垦、苏联房属地缺乏具有丰富经验、成熟技术、优良科技设备的历史建筑修复利用专业队伍。受此制约,难于开展对苏联房等历史建筑的抢救保护利用。

  海垦苏联房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课题组调研显示,广东惠州市、广东茂名市、湖南株洲市、陕西西安市等有关省市均多措并举保护与利用属地的苏联房,并取得良好效益,一些做法值得参考借鉴:

  规划先行、协同努力。立足实际,在推进垦地融合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发展中,纳入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省旅文厅指导属地市县政府做好专项规划,推动“省市县政府+国企农垦+市场化运作”合力抢救保护、利用好海南农垦苏联房。同时上报外交部,省部会商共议保护利用措施体系并尽早落地实施,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贸港留下宝贵的外交遗产,提高海南在俄语国家群体中的知名度、影响力。

  属地市县政府抓紧启动文保挂牌工作。现存垦区苏联房年久失修,现状岌岌可危,属地市县政府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抢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的战略契机,积极申报文保挂牌。同时,参照、借鉴广东茂名市、广东惠州市、陕西西安市等地保护当地苏联房的做法,有力有效做好抢救保护工作。1959年动工兴建的西安报话大楼是典型的苏联式历史建筑,于2007年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2月被列入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记录。

  多举措开展海垦苏联房抢救保护利用工作。通过舆论宣传、培训等方式增强我省领导干部队伍的历史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对历史、文化应有的敬畏之心,以市场化手段加快培育形成一支具有历史老建筑修复保护方面成熟经验、先进技术的专业队伍,惠及全省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培育文化遗产数字化新业态,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产业化”共生发展模式,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开创我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局面。

  融入大三亚旅游圈,服务三亚打造高质量国际旅游胜地战略。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超过70万外国游客涌入三亚,其中近一半来自俄罗斯。在践行垦地融合战略背景下,建议三亚市政府和海南农垦集团对接,将“海垦苏联房”纳入三亚文旅体系规划发展,有针对性地策划打造“海垦苏联房”文旅产品、精品旅游线路,纳入俄罗斯文化周、俄罗斯媒体请进来等三亚旅游推介活动圈,捆绑参加莫斯科春季国际旅游展(MITT)、莫斯科IEC“Crocus-Expo”展和秋季休闲旅游展等展会进行一体化营销,提升“海垦苏联房”在俄语国家游客群体中的知名度、影响力,透过“宾至如归”的文旅卖点,有效吸引俄罗斯等相关俄语国家游客入境三亚,畅游海南。H

  本文系海南省重点新型智库课题项目成果

  (作者单位:陈勇,海南省社会科学院;吴运霞,海南农垦博物馆;韩磊,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本文责编/陈慧   邮箱/ 171661049@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头条
   第06页:学习头条
   第07页:高质量发展
   第08页:高质量发展
   第09页:高质量发展
   第10页:高质量发展
   第11页:高质量发展
   第12页:高质量发展
   第13页:高质量发展
   第14页:高质量发展
   第15页:高质量发展
   第16页:高质量发展
   第17页:高质量发展
   第18页:高质量发展
   第19页:高质量发展
   第20页:高质量发展
   第21页:高质量发展
   第22页:高质量发展
   第23页:高质量发展
   第24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25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26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27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28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29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30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31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32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33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34页:理论琼崖
   第35页:理论琼崖
   第36页:理论琼崖
   第37页:理论琼崖
   第38页:理论琼崖
   第39页:理论琼崖
   第40页:理论琼崖
   第41页:理论琼崖
   第42页:理论琼崖
   第43页:理论琼崖
   第44页:理论琼崖
   第45页:理论琼崖
   第46页:理论琼崖
   第47页:理论琼崖
   第48页:理论琼崖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决策参考
   第58页:决策参考
   第59页:决策参考
   第60页:决策参考
   第61页:学思践悟
   第62页:学思践悟
   第63页:学思践悟
   第64页:学思践悟
   第65页:南海撷萃
海垦苏联房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今日海南决策参考60海垦苏联房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2024-05-15 2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