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公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且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中华文明史上丰富的生态文化经典语录,其中多次引用苏东坡诗文名句,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天容海色本澄清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调研,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不吝赞美之辞。他指出:900多年前,苏东坡被贬谪海南儋州时,就写下不少描绘海南风景的诗句。他引用了苏东坡的三句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继而强调,保护海南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的需要,13亿中国人应该有环境优美、适宜度假的地方,海南的同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在海南可大口呼吸新鲜空气,“何其幸福”。他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苏东坡诗句,均为苏东坡在海南所撰写。宋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东坡接旨,以“琼州别驾”身份量移廉州(今广西合浦)安置。其时狂风暴雨,海峡停航。时过三更,天公如同善解人意,忽然风停雨歇,云散月明,琼州露出本来澄清的面目。诗兴不减的苏东坡,准备登船,趁夜渡海。他再次挥毫,写下在琼3年的最后一首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而“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则出自苏东坡在儋州所作《和陶拟古》组诗。宋绍圣四年(1097)九月,苏东坡贬至儋州,已经两个多月,他逐步习惯这海外“瘴雨蛮烟”“非人所居”的生活了。在他眼中,充满原始之美的海岛,并不像前人所抱怨的那样凄苦悲惨,反而有奇妙天然之美。贬归田园,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在儋州的苏东坡心境平和,开始大量追和陶渊明的诗作。《和陶拟古》九首,即是此时的作品。
“丹荔破玉肤,黃柑溢芳津”出自苏东坡在儋州所作《和陶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并引)》。
自从踏上海南,苏东坡就开始倾情赞美这片土地。在儋州生活已经四五个月了,苏东坡对海南自然风情的了解更加深入,对儋州黎民百姓的热爱更加炽烈。奇异的民俗、罕见的佳果、简朴的生活、善良的村民,在令他耳目一新的同时,强烈地激发着苏东坡同样纯真的情感。他在大量的和陶诗中,深情表达着赞美与热爱。
海南独特的自然生态,的确是民之宝藏、国之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时,一再强调,要保护生态环境。他语重心长地说:从中央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开始,我们就决心把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海南的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使海南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我们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他希望海南实施好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努力走出具有海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强调“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时,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自古就为文人雅士所称道。苏东坡的‘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丘浚的‘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杨维桢的‘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无不描绘出海南宛如仙境的动人景象。”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出自苏东坡在海南所作《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苏东坡贬谪海南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尽管遭遇大旱,儋州灾年,“北船不来米如珠”,但黎汉一家,百姓祥和,人们仍然要以与中原相似的习俗来庆贺早春。正月十二,其日立春,在与乡亲们喜酒相庆醒来之后,苏东坡挥笔写下这一首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内地与宝岛,本是一家,浑为一体,不因沧海而割断地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使海南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苏东坡920多年前就已经感受到,远在天涯海角的儋耳,与内地是何等相似?在这里,仍然展示着与内地相同的风情、民俗,也保留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辉煌灿烂的春联、春工等艺术形式。在苏东坡先生的教导和帮助下,春牛春杖的农耕文明,终于在世代刀耕火种、不事耕作的黎族先民中,成为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论生态文明时引用苏东坡诗文名句,提醒着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也要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类保持绿色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要建得更美;金山银山,要做得更大,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H
(作者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省苏学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兼理事长)
本文责编/朱薇 邮箱/ 955367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