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南海撷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忧国忧民王居正

  文|王恒扬

  王居正,字习之,又字刚中,号瑞凤,是抗金丞相李纲的女婿。北宋元祐二年(1087)生于江苏扬州,绍兴二十一年(1151)辞世于海南琼山,海南王氏尊称其为“悦公”。

  著作颇丰 理学大师

  王居正自幼聪慧,嗜学勤学,工文辞,入太学,时习《新经》《字说》。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王居正参加省试中举人,宣和三年(1121)殿试二甲进士第一名,同年四月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复审定为“二甲龙图”,即探花之后的传胪。建炎四年(1130)王居正任翰林院编修,参加国家文史编纂工作,三年后被封为兵部侍郎。嗣后,又被封为文华阁大学士兼枢密使,赠太师,与宰相共同负责军队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

  《宋史》在王居正传略的末尾特别提到,其学问以六经为根基,颇受理学大师杨时(1053-1035,程颐、程颢的弟子)的器重。杨时曾将自己所著的《三经义辨》给王居正看,说:我来起头,你来完成我的目标吧。王居正受到激励后,先后用了10年时间,著成《书辨学》13卷、《诗辨学》20卷、《周礼辨学》5卷和《辨学外集》一卷。

  后来,王居正进献自己的著作7卷,而杨时的3卷《义辨》也列入“祕府”(古代皇家藏书之所),“二书既行,天下遂不复言王氏学”。就此来看,王居正也堪称为理学大师了,只是他的个人名誉反而被卷帙浩繁的儒学经典埋没了。

  为国分忧 刚正不阿

  王居正进入太学读书时,那些学习王安石所撰的《新经》《字说》的人,都得到主管人事任免者的重用,于是他对别人说:或贫穷,或发达,一切皆有时机和际遇,心中的是非观怎能随意改。

  由于不苟同王安石的《字说》和其推行的“新政”,王居正愤然离开太学,流落民间近10年。此后,国子监“司业”黄齐看到他的文章,认为他有辅佐君王之才,到了贡举考试时,准备擢举他为魁首,给士子树立典范。不料,其他考官坚持将他列为第二名,选调江西“饶州安仁县丞”、湖北“荆州教授”,王居正都不赴任。河北大名和江苏镇江的两名守帅,征聘他到当地府学任教,王居正予以婉拒。

  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朝廷内外惶惶不可终日。丞相范宗尹便招来正在江苏阳羡山中避乱的王居正,寻求帮助。王居正说:时势如此危急,你不倾尽所学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还要等谁呢?便将自己的见解说了一通。范宗尹惭愧地致谢后,入朝将王居正的观点转述一番:今日的局势,朝廷上下都觉得难,却当有容易之处,国弱敌强,都因为昔人在难处中勉强为之,今人觉得难而不再有所为。等待天意,实则是强敌而自毙。宣和(1119-1125)末年的时候,十有五六人觉得难,到了靖康(1126-1127)年间,与宣和比,谁更难?靖康末年,十有八九觉得难,到了现在的建炎(1127-1130),与靖康比谁更难?由此可见,今日虽难于前日,怎知他日不难于今日?正是因为在宣和的时候以为难,才有靖康之祸;靖康以为难,才有了今日之忧。

  宋高宗赵构听罢,大为赞赏,对范宗尹说:像王居正这样的人才,我一生中能得一人,就足够了。于是,王居正被任命为太常博士,不久升为礼部员外郎。

  为民请命 屡遭排挤

  宋高宗曾经广开言路,开诚纳谏。王居正便集结史上帝王纳谏的事例达15卷之多,以广播赵构的旨意。高宗还就时务问题遍访群臣,王居正则上了一篇数千字的奏疏,论节省行政开支,尤其显得迫切。

  绍兴初年,由于秦桧的排挤,再加上侍御史沈与求的参劾,范宗尹被外放知温州,王居正也因此受到牵连,他自请外放,但是没有得到允许。王居正最初和秦桧的关系很不错,两人经常纵论天下大事,观点鲜明尖锐。但是秦桧当上宰相后言行不一,王居正认为他过于诡诈,非常反感,就坚决批评秦桧。这种公然批评使得秦桧怀恨在心,找了个机会将其外放为婺州(今浙江金华)知州。在担任地方官时,王居正多次为民请命,要求减轻赋役,最终得到朝廷恩准,高宗也不由感叹说:“守臣爱百姓皆如此,朕复何忧。”

  因为政绩突出,王居正再次被朝廷征召入京,先后担任太常少卿,迁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史馆修撰等,又多次向朝廷上奏章,得到高宗的认可。绍兴三年(1133),又兼权直学士院,擢升兵部侍郎,后升文华阁大学士兼枢密使,赠太师,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但随即被排挤,先后出知饶州(今江西上饶)、吉州(今江西吉安)。侍御史谢祖信再次参劾王居正凶暴诡诈,倾陷大臣,因此被罢官,隐居括苍山三年,然后起知温州。这时,秦桧已再次拜相,大权独揽,排除异己,打击抗金派,将王居正贬为江西婺州知府。

  按旧制,婺州每年要进贡罗布一万匹,进入崇宁(1102-1106)后增加了5倍,建炎(1127-1130)中期减为两万匹。王居正到任时,朝廷负责纳贡者想恢复崇宁年间的罗布数量,王居正便到朝中大力游说,可是户部的督促更加严厉。王居正干脆不执行公文,并对属下说:出什么事我来负责任,不会让你们受连累。还写下文书交给手下的官吏,说:上面要是怪罪下来,拿出这个就可以解脱干系。尔后,他又上疏,向皇上陈述“五不可”,终于得到豁免岁贡的诏书。

  建炎中,各个曹司购买“御炭”,要求木炭必须是“胡桃文(纹)、鹁鸽色”。王居正说:老百姓以炭为业,一直住在深山里,哪里知道什么是胡桃文、鹁鸽色?于是入朝面上,使得皇上下诏制止了这一劳民伤财的奢靡之举,召他为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史馆修撰。王居正在皇帝面前为民请命,减免贡赋的事例还有很多。

  王氏渡琼始祖 深受百姓怀念

  绍兴二十一年(1151)初,王居正奉宋高宗之命来广东,由监察御史安置。他携妻李氏以及两个儿子王斗魁、王斗赳渡海来琼州,居住于府城高第街10号(今琼山新华书店后),当年三月便逝世于当地。

  王居正逝世的消息传到朝廷,高宗对这一多次沉浮、才学横溢的干臣伤悼不已,同年十二月,特地派遣赐进士陈诚之到琼州予以御祭,祭文为:“惟尔人龙著瑞,文虎标奇,绣斧扬威。乘鹭车而密察金瓯,应卜衔风。诏以宣猷。声名争日月之光,勋业焕钟鼎之峙。敬敷五典,方膺芸省之荣,弼亮一人,特重沙堤之拜。触邪佞而请上方之剑,贞僚属以淳下士之风。两登戎府,皆值艰危。一斥蛮荒,遂成永诀。特颁御祭,爱贲始终。”并赐谥号“文义”。为了让逝者享受无尽哀荣,可能不乏溢美之词,但是朝廷对勤政爱民、多有作为的王居正的极力推崇可见一斑。

  王居正逝世后,葬于琼州府城潭谢村(现为琼山府城那央新潭村),其墓园在古村西侧,背倚山丘,面临大潭,坐北朝南,依山而立,前有十级石阶拾级而上,墓园平整,墓前有悦公拜亭,拜亭左右立有象征权威身份的石望柱。墓丘圆形,高2米,外表火山岩石垒砌,墓园内立有20多个墓碑,为王居正后裔为纪念先祖而立,形成了海南少有的特色墓园碑林。

  墓前主墓碑为光绪十八年重修坟墓时所立,正中楷书镌刻:南宋兵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义王始祖墓。墓前立有一通皇帝赐谕葬的“宋王文义公谕祭碑”。墓园南面有荷塘,每年五六月间,水潭荷影婆娑,吸引了不少文人。清朝末年,诗人李熙曾慕名前往祭拜王居正并观赏荷花,有诗为证:“浮沉宦海奈花何,花傍清流胜我多。白水写心澄似镜,绿波蘸影淡于罗。任教瘴雾穷边起,剩有香风到底和。多少村人还自在,耕余来听采菱歌。”王居正逝世后,他的儿子王斗魁就此落籍生根,后代又在海南各地繁衍。王居正因此成为王姓过琼始祖,到现在王氏子弟繁荣昌盛,散居于整个海南岛,还有部分移居海外。王居正忧国忧民、坦荡无私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为后人仰慕和学习。

  时至今日,王居正墓园已经成为王氏后人祭拜先祖以及海南居民感受古代历史的重要去处。1990年被当时的琼山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2016年先后被列为海口市和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园附近那央村的王文艺夫妻义务守墓60多年,两位老人去世后,他们的儿子继承遗志,继续以守墓为己任。H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 39466644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06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07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08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09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0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1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2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3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4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5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6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7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8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19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0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1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2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3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4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5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6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27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28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29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30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31页:理论琼崖
   第32页:理论琼崖
   第33页:理论琼崖
   第34页:理论琼崖
   第35页:理论琼崖
   第36页:理论琼崖
   第37页:理论琼崖
   第38页:理论琼崖
   第39页:理论琼崖
   第40页:理论琼崖
   第41页:理论琼崖
   第42页:理论琼崖
   第43页:理论琼崖
   第44页:理论琼崖
   第45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46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47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48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49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50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51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52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53页:文化传承发展
   第54页:党刊交流
   第55页:党刊交流
   第56页:党刊交流
   第57页:工作交流
   第58页:工作交流
   第59页:工作交流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工作交流
   第63页:工作交流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忧国忧民王居正
今日海南南海撷萃65忧国忧民王居正 2024-08-15 2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