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南海撷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抄课本里的琼崖革命史
“琼崖公学”纪念亭。省民族博物馆供图

  文 | 赵家彪  李彤 

  现藏于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的琼纵战士手抄课本,是原琼崖纵队(下称“琼纵”)战士王大明于1983年11月14日捐献。这本26页的小册子内文抄写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红星乡镇的户口调查表的空白背面,从户口调查表誊写时间“中华民国卅八年三月”推测,该手抄课本使用时间是在1949年后。这件珍贵的琼崖红色历史文物,反映了琼崖革命教育真实的历史风貌和当时“琼崖公学”师生们学习、战斗、生活的历史印迹。尽管三办三停,地址几经变迁,这座革命熔炉却始终延续着红色教育的火种,从1940年7月创办至1950年5月海南解放,共培养出1500多名党政军群干部,印证了我党在战争年代,重视革命军队教育、重视对干部培养教育,开创了琼崖革命教育的先河。

  通过这本手抄课本可以清晰地了解琼崖公学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课程精简,学制灵活,形式多样,教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联系实际,说明我党的教育方针已贯彻到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的教育阵地,在海南岛也结出了丰硕的教育成果。本文立足公学的历史,追溯“琼崖公学”在加强党的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健全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办学实践和历史贡献,追寻“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精神,让琼崖红色文化焕发新时代活力。

  适应抗战需要,创建革命熔炉

  1940年7月,中共琼崖特委于澄迈美合革命根据地创办琼崖抗日公学,此即琼崖公学的前身,这是为了贯彻执行我党教育方针和教育中心任务,为教育和培养干部而建立的延安抗大式的革命学校,是游击战争根据地大后方的主要文化教育阵地。早在1940年1月26日,中央书记处下发的《对琼崖工作的指示》中对琼崖工作做了明确的指示:“要在冯部(冯白驹)地区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创造和培养干部根据地。”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开展,中共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深感革命干部力量不足,亟须培养一批军事骨干和地方干部指导各地抗战工作。1940年7月,琼崖特委主要领导人冯白驹决定以“延安抗日大学”为楷模,以毛泽东主席为“抗大”的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在美合抗日根据地创办了琼崖抗日公学。

  “琼崖公学”办学分三个时期:美合时期,“在澄迈县的美合,从1940年初至年底,培训了二期学员400余名”;阜龙时期,“在白沙县的阜龙乡后迁往儋县的南丰墟,培养了一期学员600余人”;番阳时期,“在乐东县的番阳(今五指山市番阳镇),从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零年五月海南解放,培训学员二期五百余人”。建校初期,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南洋海外的爱国青年,为了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冲破重重险阻,络绎不绝地奔向美合革命抗日根据地,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值得一提的是,番阳时期的琼崖公学特别设置了师资班,为解放海南岛后的干部培养做好了前期准备。番阳时期的琼崖公学,地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是黎族、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地,政治、文化、经济都相对落后,中共琼崖特委面临着建立新的革命政权、急需大批干部来领导和管理的问题,面对新形势要求,琼崖特委作出复办公学的决定。正如第三任校长吴乾鹏在其作词的琼崖公学校歌所写的:“从城市和村庄,一切不同的方向,汇合到这块温暖而新鲜的地方。我们的意志受着锻炼,我们的情绪受着鼓荡,时刻在长进着是我们的理想,学习、劳动,团结、紧张,我们的身心都锻炼得坚强,我们要跟着共产党走上人民解放的战场,把建设新琼崖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

  琼崖公学不仅担负着学员科学知识、军事技能的培养,更承载着塑造学员理想、信念、意志、品质铸造的责任。走出校门、走向革命战场的广大学员们,时刻把党的理想信念装在心里,心系国家、心系民族、心系人民,展现了无愧于时代的浩然正气。

  加强党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

  琼崖特委坚持以党中央的教育路线方针来指导公学的教学工作,如组建领导班子、挑选教职员工、制订教育计划等。建校初期,冯白驹兼任校长并亲自制订了琼崖公学的教育方针和校训,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据琼崖抗日公学学员冯继志回忆,“冯白驹同志和特委总部的领导同志经常到校给师生们作形势报告,并经常与学员们促膝谈心,勉励学员为抗日救国勤奋学习。”可见,中共琼崖特委对公学建设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校从上至下建立和健全党组织,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大会每月举行一次,党小组会每周举行一次。由于琼崖公学在组织建设上始终坚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联系群众,因此确保其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仍能落实教育方针和完成教育计划。

  理论联系实际,健全教学体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倡导的优良作风,琼崖公学在健全教学体系中始终将此作为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为担负起为琼崖抗日培养合格军政干部的责任,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教育机构和管理制度。

  在孤岛奋战的环境下办教育,注重实用,强调少而精。实际工作最需要什么,琼崖公学就教什么,学员缺什么,课堂就补什么,突出重点补缺求精。其课程反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强调要把握琼崖革命的内在规律,一切从琼崖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健全教学体系。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成为公学的必修课程,并围绕着政治、军事、民运三方面开设,政治方面有马列主义常识、新民主主义论、时事政治;军事方面有制式教练、游击战术;民运方面有如何宣传组织群众等内容。 

  其次在教学形式方面,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公学根据学员的文化水平来编班,设有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儿童班、妇女班、工农班、军事班、干部班等,不同时期根据学员情况、革命斗争要求,具体设不同的班别。如第三期琼崖公学,把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学员编为一个高级班,具有高小程度的学员编入中级班,还编了一个儿童班。从学员手抄的字体及内容可以判断,省民族博物馆馆藏的手抄课本应该是用于中级班。

  为适应战斗的需要,班中的干部编制除设班主任外,还保留着部队的队长编制。班主任负责政治和学习工作,队长负责军事训练,有战事发生时还负责指挥学员投入战斗。每个班建设一个操场,既可用作军事课的场所,又做排球场,开膳时还可以作为本班的饭堂。学校还建成了可容纳千人的广场,可开展全校性的集会和文娱活动。

  铸造革命英才,彰显时代价值

  在孤岛奋战的艰苦环境下,琼崖党组织没有照搬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办学模式,而是坚持从琼崖革命斗争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灵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创办革命学校,承载着为琼崖革命培养党军政干部的历史使命,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熔炉,为琼崖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7月到1950年5月,1500多名青年进入了公学培训学习,为海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党政军干部。以第三期公学的几百名学生为例,学员们在文化知识、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毕业后可以初步适应当时的实际工作需要,对此,中共琼崖党委还指示要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前线和地方去考验和锻炼。

  1949年10月,从这期毕业的学员中抽调骨干学员组成“琼府工作团”,分赴海南各县开展清剿反敌、建政工作。学员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逐步成为既有马列主义觉悟又有坚定革命立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文化水平,掌握军事、政治、群众工作基本技能,能吃苦耐劳、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在历时近10年的艰难办学中,琼崖公学培养出1500多名政工干部,学员们分布在海南各地,有的成为省级干部、地级干部、县级干部,在各自岗位上为琼崖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海南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琼崖公学以其鲜明的教育方针、独特的办学模式,总结出一套具有琼崖革命特色的教育理论、教育体系,形成了地域鲜明的教育实践,不仅为琼崖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成功经验,其所凝结和锤炼的革命精神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

  留存红色记忆,彰显时代价值。以馆藏1949年周恩来赠送王国兴的水烟筒、全国战斗英雄陈理文荣誉证书和奖章、“琼崖公学”手抄课本等琼崖革命文物为例,它们是琼崖革命特定历史背景下留下的实物载体,蕴含着琼崖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精神。省民族博物馆要加大对琼崖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力度,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当前党史教育和党的百年华诞,针对性地开展红色讲坛、专题特展、巡回展览等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社会宣教形式,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馆藏红色资源“活起来”,充分发挥省民族博物馆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

  回望琼崖公学的创办历程,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指引下,以冯白驹为代表的琼崖党组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孤岛奋战、艰苦卓绝的琼崖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成功,这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党中央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要以史为镜、以史鉴今,珍视琼崖革命留下的红色印记,充分吸取琼崖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精神,让琼崖革命记忆更好地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用饱满的深情创新传承海南红色文化,筑牢海南优秀文化根基,为推动自贸港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扛起责任和担当。H

  (作者单位: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本文责编/黄亮   邮箱/ huang7806g@163.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重要讲话
   第06页:重要讲话
   第07页:重要讲话
   第08页:重要讲话
   第09页:特别关注
   第10页:特别关注
   第11页:特别关注
   第12页:特别关注
   第13页:特别关注
   第14页:特别关注
   第1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1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1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1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1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1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2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3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4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2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3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31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32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33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34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第35页:破难题 促发展
   第36页:破难题 促发展
   第37页:破难题 促发展
   第38页:破难题 促发展
   第39页:破难题 促发展
   第40页:破难题 促发展
   第41页:破难题 促发展
   第42页:破难题 促发展
   第43页:学党史 悟思想
   第44页:学党史 悟思想
   第45页:学党史 悟思想
   第46页:学党史 悟思想
   第47页:学党史 悟思想
   第48页:学党史 悟思想
   第49页:学党史 悟思想
   第50页:学党史 悟思想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市县连线
   第58页:市县连线
   第59页:市县连线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南海撷萃
   第63页:南海撷萃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手抄课本里的琼崖革命史
今日海南南海撷萃63手抄课本里的琼崖革命史 2021-07-15 2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