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决策参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顶流”过后要清醒~~~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顶流”过后要清醒
海南如何在“爆火”之后更“长红”
  春节期间,在陵水清水湾海滨,游客们惬意享受度假生活。袁琛/摄

  文|三亚市委党校课题组

  海南旅游火不火,数据会说话!2月17日,携程数据显示,海南旅游订单同比增长56%,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88%,三亚、海口上榜全国海岛游热门城市。据悉,2月9日至16日三亚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48.14万人次,同比增长34.62%,旅游总收入74.94亿元,同比增长34.67%。一时间,一些地方公路“堵车”、景区“堵人”、海上“堵船”、海边“下饺”,让海南再次经受了旅游热的考验。

  与山东淄博、黑龙江哈尔滨等“冷资源”出圈并获好评的城市比,“热资源”型海南更应在“爆火”之后冷思考:如何才能保持“长红”?

  诚实守信,塑造文旅新形象

  游客到海南的体验从来不是割裂的,产品、服务、业态乃至颜值、创意、个性等多维度的感受,都影响着消费者的评价。

  一要关注舆情,主动作为。政府不仅要有“听劝”的雅量,更要有主动听劝的度量。建议政府加强12315、12345热线的职能,同时开通小程序、头条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投诉渠道,让消费者遇到问题更加便捷地投诉;利用大数据、AI等科技手段,提升舆情监测效率,政府和经营者要时时关注客人的评论,对待舆情首先要多作“该不该办”的价值判断,不可简单地只作“可不可办”的技术判断,及时按先行垫付等机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将处置旅游投诉事件直接与属地官员的考核晋升等挂钩,按“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原则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政府要尽力协调督导航司和海峡航运,共扛担当,及早及时介入,准确预判市场,并制订相应预案,最大限度防止“过海难”“机票贵”等容易引发社会舆情的问题发生;通过媒体做好信息披露,要让游客及时了解海峡航运、铁路交通、航空运营等相关管理情况。

  二要正向引导,真诚服务。旅游旺季,政府要加大信息发布力度,滚动播发港口、航空、道路、景区等交通和人流信息,积极回应旅客关切,切实稳定社会预期;要完善服务措施,增设志愿服务站点,“警”随景走,实行全线通行引导,用心用情提供好亲情服务;要通过告市民和游客一封信等形式,号召市民“宠客”和提醒游客文明游,必要时鼓励通过随手拍等形式对不良行为予以曝光并奖励。建议开展评选优秀好市民、好商家、好客人的形象大使活动,以激发各界参与城市文明创建。让游客真实感受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让游客觉得来海南不仅“暖身”,而且“暖心”。

  三要刮骨疗伤,诚信为本。要建立违规商家黑名单机制,通过警告书、警示牌等方式向商家和店主分级逐次传达警示,严重者吊销营业许可,如有涉及黑恶,坚决打击消灭;对因新政策可能导致部分商家退市的,要大力引入新商家,以保障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的利益等。新规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听取民意,让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建议健全旅游投诉高效协同联动处置和先行赔付等机制;定期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填坑团”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并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对市场整治效能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检验监管成效。要定期通过明察暗访对旅游包车、潜水、漂流、滑翔伞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用行动守护“放心游”。

  强基固本,提升文旅竞争力

  一是抓好配套建设。资料显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已跻身2000万级机场之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客流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春节期间,凤凰机场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行。建议以加快自贸港建设步伐为契机,积极协调交通部、国资委等部门,通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机身容量等全力构建“进出便捷,岛内慢游”的运输体系,特别是要加密海南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加强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性的直线旅游品牌。协调国家相关部门放宽游艇旅游管制,加快支持三亚率先开展公海游航线,进一步发展好邮轮旅游,开发无目的地航线,让更多旅客体验短途邮轮的休闲方式。要设立完善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外币兑换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允许临时旅游设施按规定使用临时用地,允许在非生态核心区适当建设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承载接待力。政府要发挥好本地旅游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引领行业发展。

  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全球一站式服务系统,加快与国际对接。利用香港国际化平台加大推广海南旅游;结合第五及第七航权、59国免签等政策,进一步提高入境便利度;面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打造“一程多站”的旅游产品,同时积极推动打造“旅游+研学”模式,吸引境内外的年轻人、学生到海南研学,为自贸港未来储备更多的国际化人才。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活血、政企联动”的多元投入机制,整合政策资金,撬动文旅基础设施建设。要支持离岛免税企业引进国际品牌,丰富品类,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旅游商品研发。

  三是突出要素保障。鉴于海南休闲文化、海洋文化、国际文化还没形成强IP,要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库,打造一支具有设计审美能力、规划策划能力、建设管理能力和宣传营销能力的精干文旅人才队伍。探索生态用地和点状用地制度,突破旅游用地瓶颈,高效利用土地指标。协调将南海纳入旅游开发,以形成滨海、浅海及深海旅游开发经营的战略思维。要着力打造能吸引国际游客的一流度假旅游景观设施、超前的世界级黄金海岸胜地、与国际对接的软件服务及现代化管理,尤其是建立保障国际游客健康安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议规划建设几个能领先国内外同类现有旅游业态的重大旅游项目,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品牌产品+中端产品+特色产品”的开发框架。

  选优“IP”,打造流量“引爆点”

  要围绕“流量”经济,着力构建“政府经营策划、企业经营市场、民众经营文化”的新兴模式,深耕细分市场,挖掘最具本土特色的文化点,培育打造具有引爆效应的“浪漫天涯”文化IP来引流。

  一是差异化实现“以点带面”。要充分利用流量思维的底层逻辑,宣推时避免开会、宣传册、视频等单一传统方式,用好新媒体高效、快速、海量的特点,把海南好的故事、好的文化、好的服务以及适合投资人的项目向外推广,使顾客由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解和接受甚至愿意投资。特别是要用好事件营销,用活自贸港政策,在“吃住行游购娱”中多融入海南历史文化元素,精选如海南老爸茶、海口骑楼、疍家海鲜等有一定“话题度”的文化符号,打造小切口、个性化的独特IP,并辅之诙谐独特的文化和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探索流量热度下的营销策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的方面,建议尽量多借有影响力的博主、大V等亲身参与珊瑚繁殖和认领等活动,种植者以VLOG(视频日志)的方式全生命周期记录珊瑚的生长过程,向粉丝们讲述“采菊东篱下”的海底“田园”故事,强化游客海洋生态保护意识,丰富海洋文化IP。

  二是系统化构建“IP矩阵”。要充分挖掘特色元素,提炼形成“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本土文化符号,将IP的故事与自身的特色文化充分融合,形成特有的文化符号。如:可利用海南黎族文化、琼剧、椰子文化等特色打造文化IP;利用热带农业、热带海洋等打造产业IP;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海南国际椰子节等打造大型活动和节庆IP,系统构建贯穿城市文化特质、非遗文创、文旅体验、业态布局的海南印记IP矩阵。

  三是多样化形成“流量入口”。政府要积极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展推介活动,积极与国内龙头旅行商、重点线上平台、客源地主要旅游批发商合作。要充分借IP设计团队、掌上系统、GIS软件开发等手段,通过新媒体团队开发短视频加直播创意推送,有趣、互动、融合地讲好海南故事,不断打造出圈的热词、热梗、热点,增加社会曝光度。建议重点用好三个群体:用好大学生群体,快速形成“星火之势”;用好具备粉丝量巨大、宣传手段丰富等优势的明星和“网红”群体,《半边山半边海》《永远的邀请》等作品的作者均是理想的代言人;用好因较少在抖音号、朋友圈等新媒体露面而显“神秘”的领导群体。

  调整体系,挖掘“长红”新内涵

  海南旅游产业结构体系有一定的脆弱性,要加快从“旅游+”转轨为“+旅游”的步伐,以“+旅游”的多业态发展态势延伸产业链、促进业态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功能,为未来“长爆红”做足准备。

  一是搞好业态融合。要探索打造多样化的交通旅游融合产品和业态,深度构建海陆空交通旅游发展格局。在海上,要充分利用众多的游艇码头、泊位、游艇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满足游客体验驾艇出海的乐趣;在陆上,要充分利用城际交通、环岛旅游公路与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连接的丰富旅游资源,三亚、保亭、陵水等市县要共同构建“山海联动”大旅游格局;在空中,要充分依托低空空域政策优势以及空中能见度高等得天独厚条件,大力发展直升机观光、热气球、滑翔伞等低空旅游项目。

  二是增强“留量”意识。据省官方数据显示,以跨年夜、休闲夜游为主的旅游项目占旅游总收入较大比例。如三亚的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大东海广场、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都极富人间烟火气。但类似《三亚千古情》、儋州《梦回大宋》等文旅融合的夜游项目屈指可数。建议邀请国内夜游的专业团队,围绕“全民观光、部分休闲、少数度假”的“三结构”发展阶段深入调研游客对于沉浸式演艺、文化集市、模拟体验等夜间文化场景的需求,可尝试参照大宋不夜城、天山明月城等进行方案设计,布局夜游文旅项目,用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盘活资源,激发与挖掘“本地人游本地”,让更多的游客留宿过夜,以“白+黑”战略平衡淡旺季,最大限度地提高营收。要通过举办明星演唱会等活动及开发citywalk、“特种兵式旅游”等文旅融入元素,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夜游体验,进一步彰显我省文旅实力。

  三是调整供给体系。要从市场研究、会展会奖、节庆活动、传媒资讯、航线开发、客源拓展等多方面,探索海南旅游创新发展新路径。要以文化、研学、体育、健康等多功能“+旅游”方式推进多业态发展,确保其高附加值;其性征是创新性、再生性、系统性、融合性与可持续的;其格调是热带的、生态的、清新的、感染的;其动能是市场驱动、创新驱动、智慧驱动的,以此打造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增强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今年“南北互换”式跨年游成为旅游新业态的示范。要开发更多更具热带特点以及颇具本地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要开设特色餐厅、举办海洋文化和少数民族节庆、体育赛事等活动,并配合活动搭建海南本土特色的吃住行游购娱“活动积分”电商物联平台,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海南的文化和历史,引流吸金;要针对年轻群体着力构建沉浸式、体验式、智慧化文旅新业态,创意营造文旅新场景、新消费,让游客浸润其中,共鸣共情。H

  (课题组成员:范晓慧、刘子瑛、吴敏、薛军生、周翔)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要言要论
   第06页:要言要论
   第07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08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09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0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1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2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3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4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5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6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7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8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19页:博鳌聚焦
   第20页:博鳌聚焦
   第21页:博鳌聚焦
   第22页:博鳌聚焦
   第23页:博鳌聚焦
   第24页:博鳌聚焦
   第25页:博鳌聚焦
   第26页:博鳌聚焦
   第27页:改革开放
   第28页:改革开放
   第29页:改革开放
   第30页:改革开放
   第31页:改革开放
   第32页:改革开放
   第33页:改革开放
   第34页:改革开放
   第35页:改革开放
   第36页:改革开放
   第37页:改革开放
   第38页:改革开放
   第39页:改革开放
   第40页:思想理论
   第41页:思想理论
   第42页:思想理论
   第43页:思想理论
   第44页:思想理论
   第45页:思想理论
   第46页:思想理论
   第47页:思想理论
   第48页:思想理论
   第49页:思想理论
   第50页:思想理论
   第51页:思想理论
   第52页:思想理论
   第53页:文化传承
   第54页:文化传承
   第55页:文化传承
   第56页:文化传承
   第57页:文化传承
   第58页:文化传承
   第59页:文化传承
   第60页:决策参考
   第61页:决策参考
   第62页:决策参考
   第63页:决策参考
   第64页:决策参考
   第65页:决策参考
海南如何在“爆火”之后更“长红”
今日海南决策参考60海南如何在“爆火”之后更“长红” 2024-03-15 2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