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学思践悟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续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汇聚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磅礴力量

  文|毛志华

  坚持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作为党百年来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被郑重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力量的历史。踏上新征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凝心聚力的工作更加繁重,更加需要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回顾总结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光辉历程和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方位使命和着力重点,对于更好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推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的轨道,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人。1840年,恩格斯在《唯物论和虔诚主义》中提出,“在同宗教的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结成统一战线。”这里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概念,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一大贡献。列宁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概念内涵,他强调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必须重视统一战线的战略和策略。可以说,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文化之源。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以和为贵”的理念,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尤其是中国文化中“团结统一”的理念,更是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重要文化要素。春秋战国时期有过“合纵”“连横”,这是团结联合的实例。自秦汉开创大一统格局后,“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更成为了中华文明主流主线。中华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锦绣河山,共同铸就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等辉煌历史,留下无数民族共融共通的历史佳话。尤其在重大民族危机出现之时,“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意识被空前强化。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各族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共御外侮、同赴国难,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共同发展的思想纽带更加牢固。可以说,渊源流长的中华文明,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厚重的文化积淀。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批判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统一战线的政治智慧,形成了我们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将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并团结和凝聚各方力量战胜强大敌人。

  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党的二大提出统一战线的方针,党的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前提下,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推动形成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给予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致命打击,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观点运用于土地革命实践中,紧紧依靠农民这个革命主要同盟军,建立和巩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使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此开始建立在牢固的工农联盟基础上,并以此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创建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倡导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建立起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农村、城市、国民党军队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敌我力量发生根本性变化,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统一战线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继续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领导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随着国内阶级关系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变化,统一战线的对象、范围和任务也随之改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统一战线的名称明确改为“爱国统一战线”,使新时期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团结更加广泛。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个体、私营经济“禁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中国多党合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基本法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固定起来,首次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科学构想,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推动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统一,谱写出爱国统一战线的辉煌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有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国家安全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挑战;党中央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坚持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实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统一战线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继续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汇聚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磅礴力量

  “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政治联盟,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要发挥统一战线的巨大动能作用,在自贸港建设中激发团结伟力,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上下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凝聚自贸港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强化思想引领,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海南特点和比较优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自贸港建设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扎根守土、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椰树精神,激发共同团结奋斗的干劲、闯劲。

  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巨大优势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统一战线是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最根本就是要解决人心向背的问题。要发挥统一战线的巨大动能作用,在自贸港建设中激发团结伟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注重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等方面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力争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主战场,凝聚起最广泛的人心力量。

  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必须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新的形势、新的发展对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统战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统一战线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也是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法宝。要发挥统一战线的巨大动能作用,在自贸港建设中激发团结伟力,必须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宗教事务管理、参政党建设、民营经济统战等工作上大台阶,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建设大团结的中国特色自贸港。要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做好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引导民营企业家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抓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做好宗教工作,提高引导水平,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充分发挥海南侨乡优势,支持素有浓厚爱国爱乡情感的琼籍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乡亲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充分信任、积极引导社会新阶层人士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利用国际友城等机制,持续扩大城市交流合作,做好海外统战工作和外事侨务工作。H

  【作者系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本文责编/朱薇   邮箱/ 9553678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风险防控
   第06页:风险防控
   第07页:风险防控
   第08页:风险防控
   第09页:风险防控
   第10页:风险防控
   第11页:风险防控
   第12页:风险防控
   第13页:风险防控
   第14页:风险防控
   第15页:风险防控
   第16页:风险防控
   第17页:风险防控
   第18页:风险防控
   第19页:风险防控
   第20页:风险防控
   第21页:风险防控
   第22页:风险防控
   第23页:风险防控
   第24页:风险防控
   第25页:风险防控
   第26页:风险防控
   第27页:风险防控
   第28页:学思践悟
   第29页:学思践悟
   第30页:学思践悟
   第31页:学思践悟
   第32页:学思践悟
   第33页:学思践悟
   第34页:学思践悟
   第35页:学思践悟
   第36页:学思践悟
   第37页:决策参考
   第38页:决策参考
   第39页:决策参考
   第40页:决策参考
   第41页:决策参考
   第42页:决策参考
   第43页:决策参考
   第44页:决策参考
   第45页:决策参考
   第46页:决策参考
   第47页:决策参考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乡村振兴
   第50页:乡村振兴
   第51页:乡村振兴
   第52页:乡村振兴
   第53页:乡村振兴
   第54页:乡村振兴
   第55页:乡村振兴
   第56页:工作交流
   第57页:工作交流
   第58页:工作交流
   第59页:工作交流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工作交流
   第63页:工作交流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继续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汇聚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磅礴力量
今日海南学思践悟32继续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汇聚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磅礴力量 2021-12-15 2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