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性

  文|王和平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我国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提出,蕴含着深邃思考,是科学的系统的战略思想,绽放着时代光芒,彰显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总揽全局的战略智慧。“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提出,是立足国情、世情,从大国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作出的重大判断,揭示了中国发展的深层次规律。“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是我们在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基础上得出的重要历史经验,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成功,也揭示了未来我们怎样继续成功。“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进一步从战略上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具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正确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政党,是不忘初心和使命的光荣政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从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走向改革开放、全面脱贫、进入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是中国人民面对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还能够不断闯关夺隘的核心密码,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称《决议》)把“坚持党的领导”列为第一条宝贵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可以看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是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时代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现实要求,是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方略。在前进征程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制度支撑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研判准确、处置果断,及时有效地阻止了新冠肺炎病毒的进一步蔓延扩散。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全球疫情肆虐、经济艰难复苏的不利形势下,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国际收支改善的较好组合,成绩举世瞩目。正是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显著优势,党中央坚强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充分彰显,集中力量抗击疫情,极大程度地增强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也最大限度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给国人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勇于自我革命和善于自我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取得伟大成就,依然朝气蓬勃,深受人民群众拥护,就在于我们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压反腐,以前所未有的勇气正风肃纪,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依然强调:“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

  《决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前进征程上,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就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进一步书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坚实物质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串串数字,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韧性、市场主体活力、抗风险能力都很强;表明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中国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拉动支撑作用。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神州大地日新月异,公路成网、铁路密布、大桥巍峨、玉兔探月、蛟龙潜海,天堑变通途,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前进征程上,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拥有雄厚基础和巨大潜力的中国就一定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强大支撑

  社会稳定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是民生福祉所系,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离开社会稳定,不仅改革发展不可能顺利推进,而且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当今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自信、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头等大事,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通过全面依法治国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长期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对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近年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0年,全国刑事立案总量实现5年连降,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数量实现6年连降。

  我们党始终坚持促发展保民生,在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形成良好社会秩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从1953年至今,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第14个五年规划也开始实施,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总之,在前进征程上,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将继续为我国改革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中华民族进入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注入力量。

  五、“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指引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繁荣。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先驱们带领中国人民与列强顽强抗争、浴血奋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西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实现“精神上的完全主动”,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当今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放眼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闪耀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新起点,中国人民更加坚定自信。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下,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精神如水,润物无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极强的渗透力,能够以无形的思想、特定的观念、丰富的形式,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面向未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定能够更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进一步巩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告诉我们,前进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都能从容应对、果断决策,以超强整合力、强大动员力和高效执行力,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踏上新征程,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H

  (作者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省党的建设研究会会长、教授)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特别报道
   第06页:特别报道
   第07页:特别报道
   第08页:特别报道
   第09页:特别报道
   第10页:特别报道
   第11页:特别报道
   第12页:特别报道
   第13页:要言要论
   第14页:要言要论
   第15页:要言要论
   第16页:要言要论
   第17页:要言要论
   第18页:要言要论
   第19页:要言要论
   第20页:要言要论
   第21页:要言要论
   第22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23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24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25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26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27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28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29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30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31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32页: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第33页:能力提升建设年
   第34页:能力提升建设年
   第35页:能力提升建设年
   第36页:能力提升建设年
   第37页:能力提升建设年
   第38页:能力提升建设年
   第39页:能力提升建设年
   第40页:能力提升建设年
   第41页:学思践悟
   第42页:学思践悟
   第43页:学思践悟
   第44页:学思践悟
   第45页:学思践悟
   第46页:学思践悟
   第47页:学思践悟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我为群众办实事
   第58页:我为群众办实事
   第59页:我为群众办实事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工作交流
   第63页:工作交流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从“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性
今日海南学习贯彻两会精神22从“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性 2022-03-15 2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