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工作交流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抓手助力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

  文|程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三年多来,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发布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制度创新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部分首创的制度创新案例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扬以及中央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紧紧围绕制度创新作文章,构建自贸港一流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

  三年来,海南一边重视抓好开局,一边重视打好基础,在推动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不按步就班、不生搬硬套、不偷工减料,主动深入实际,主动对接自贸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以制度创新案例为重要抓手,先后对外发布了13批共123项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其中5项案例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5项案例被国务院大督查全国通报表扬,4项案例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全国复制推广,13项案例被中央改革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中央部委向全国复制推广。

  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饭碗”。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中,省委、省政府成立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为导向,把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判别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海南的制度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多项案例作为全国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首次有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党中央、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自贸港建设评估时指出,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发挥了以制度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示范作用,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三区一中心”核心功能不断增强。

  紧紧围绕制度创新下功夫,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近年来,海南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引领,加快推动自贸港建设,经济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气象焕然一新。为支持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我省采取了一系列全国首创的改革举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正式对外公布。这是从国家立法层面为海南自贸港实现制度创新、系统协调推进改革提供法律基础的实际需要,该法将《总体方案》中有关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权威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给国内外投资者吃下了定心丸。二是在创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确立“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贸易监管模式,对负面清单之外的跨境服务贸易,按照内外一致的原则管理。比如,发布“自由贸易账户下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监管”案例,打通了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通道,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灵活的跨境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6月底,仅三亚就吸引了14家QFLP企业入驻。三是在创新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完善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制度。比如,推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13个审批部门20个政务系统,提供234项投资相关业务的办理,减少企业申报材料55%,缩减审批时限70%,外资企业开办当场办结,外汇登记、银行开户等全流程业务最快2天内即可办理完毕,有效促进了我省招商引资。四是在创新税收制度方面,推行“无税不申报”“更广泛容缺办税”等案例,通过深化落实“最多跑一次”税务改革,有针对性解决“来回跑”“多头问”等办税痛点难点,已成功容缺办理涉税业务3万余笔,减少“来回跑”办税次数3万余次,实现征纳“双减负”。

  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谋新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浅水区”的制度创新基本完成,海南正踏入高难度的制度集成创新“深水区”探索阶段。特别是RCEP、CPTPP实施以来,国际上区域开放进一步加大,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严峻。国内上海临港新片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海南自贸港,被广泛认为代表着中国“对外开放最高水平”,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而前三者又与海南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竞争关系,且有先天较为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因此,海南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快加大制度集成创新的探索力度。

  一是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工作重心。以“五个自由便利和一个安全有序”为工作重点,突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落实落地《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等政策为抓手,加大改革创新执行力度。以封关运作专班、风险防控专班、营商环境专班为依托,谋划、储备、培育一批重大制度集成创新项目,打造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风景线”。以11个重点产业园区为平台,拉长产业链、强化创新链、完善供应链,出台一批园区发展制度集成创新方案,推动形成以园区为单位的差异化产业集群,引领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制度集成创新法治保障。我省已发布的123项创新案例中,有12项案例运用了经济特区立法权,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固化,涉及《海南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海南经济特区律师条例》等14部地方法规,这些创新案例在社会效果和制度层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以说,改革创新应在法律框架内合理适度地创新突破,同时,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需要将创新成果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化。因此,要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权,推行“半页纸”法律法规,在不违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提下,对法律行政法规进行“变通”,简洁高效地加强立法保障。

  三是不断完善制度集成创新工作机制。创建“红黑榜”“改革英雄榜”“创新先锋榜”等,通过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制度集成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制度集成创新联络工作机制,专人专岗负责改革创新事项,解决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不通畅问题。建立改革创新问题疏导平台,最大范围公开征求改革创新问题建议,通过平台督察各单位各部门及时解决。

  四是深入开展制度集成创新调查研究。加快推动《陵水黎安教育领域制度集成创新方案》《洋浦开发开放制度集成创新方案》等专题领域制度集成创新方案的出台,以点带面,形成全省制度集成创新的浓厚氛围。对“促产业、谋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设计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具体产业集成创新发展。针对最高国际经贸规则进行高标准研究,把握海南自贸港窗口期,加强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

  五是总结规范制度集成创新工作标准。在前期已经总结制度创新工作“七步”工作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案例评估环节工作,提高案例评估质量,确保审议发布案例的质量。一方面抓紧开展创新案例“背靠背”研究,通过暗访、实地调研、访谈调研、征求意见、公示,开展制度创新问效评估。另一方面加强风险防控评估,要注意制度创新案例审查是否违法违规,是否与上位法冲突,审查是否与其他政策产生冲突,防止出现制度创新“1+1<2”的情形,审查是否存在执行风险等问题。H

  【作者单位: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风险防控
   第06页:风险防控
   第07页:风险防控
   第08页:风险防控
   第09页:风险防控
   第10页:风险防控
   第11页:风险防控
   第12页:风险防控
   第13页:风险防控
   第14页:风险防控
   第15页:风险防控
   第16页:风险防控
   第17页:风险防控
   第18页:风险防控
   第19页:风险防控
   第20页:风险防控
   第21页:风险防控
   第22页:风险防控
   第23页:风险防控
   第24页:风险防控
   第25页:风险防控
   第26页:风险防控
   第27页:风险防控
   第28页:学思践悟
   第29页:学思践悟
   第30页:学思践悟
   第31页:学思践悟
   第32页:学思践悟
   第33页:学思践悟
   第34页:学思践悟
   第35页:学思践悟
   第36页:学思践悟
   第37页:决策参考
   第38页:决策参考
   第39页:决策参考
   第40页:决策参考
   第41页:决策参考
   第42页:决策参考
   第43页:决策参考
   第44页:决策参考
   第45页:决策参考
   第46页:决策参考
   第47页:决策参考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乡村振兴
   第50页:乡村振兴
   第51页:乡村振兴
   第52页:乡村振兴
   第53页:乡村振兴
   第54页:乡村振兴
   第55页:乡村振兴
   第56页:工作交流
   第57页:工作交流
   第58页:工作交流
   第59页:工作交流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工作交流
   第63页:工作交流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抓手助力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
今日海南工作交流57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抓手助力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 2021-12-15 2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