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社会治理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基固本 力求行稳致远

  文|朱光耀

  2022年,海南省“扫黄打非”战线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紧扣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坚持群防群治、疏堵并治,抓源头、强基础,凝聚“扫黄打非”强大合力,着力为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天朗气清、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呵护青少年

  “润物细无声”

  “网络太方便了,学生不会的东西可以上网查,但鼠标点到的瞬间,网络暴力游戏、低俗小说也会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五指山中学网络直播课——《互联网与你我他》上,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行动之要,思想先行。迷恋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我们不能‘谈网色变’,要正面引导、社会实践、警示教育、人文关怀……”省“扫黄打非”办主任张栢宁认为,要将青少年文化环境保护工作融合到学校、家庭、社区等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做到“润物细无声”,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使青少年发自内心地不想碰、不去碰“涉黄”“涉非”的东西,自觉抵制和远离“黄”与“非”,热爱阅读、文明上网。

  省“扫黄打非”办制作《海南省“扫黄打非”公益宣传片》,在全省各大城市广场、影院、公交车移动视频等公共场所展播。省委网信办配合省职能部门和市县综合运用图文、H5、音视频发布“扫黄打非”成效宣传信息1000多条,引导公众坚决抵制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

  省教育系统坚持把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作为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全省中小学校2100多名法治副校长经常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宣讲,以案释法,循循善诱,扫除学生的法律盲区和思想误区,教育未成年人主动对校园欺凌行为和非法出版物说“不”,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全省140余万学生通过学习考试获得“宪法卫士”光荣称号。琼海市结合课后延时服务,在课堂上制作“扫黄打非”相关内容的椰雕壁画作品,在传承椰雕非遗文化的同时普及“扫黄打非”知识。文昌市、澄迈县建立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老师、学生家长为主要成员的“护苗”工作站,通过开学第一课、推荐优秀读物、网络安全授课、“绿书签”题材绘画、法治副校长派驻校园等方式,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全省各级“扫黄打非”部门积极开展“绿书签行动”,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结合全民阅读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时机,依托新华书店、农家书屋等打造“护苗”教育服务基地,开展“扫黄打非·护苗”讲坛活动,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扫黄打非”、文明上网等知识,发起“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倡议书,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万宁市常态化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创新采取“知识竞赛+知识问卷”、典型案件小视频、法治大讲堂等深入乡镇巡讲的形式,引导未成年人自觉远离盗版图书和有害网络信息、含不良内容的手机APP等,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海口市“绿书签2022”乡村大喇叭将“绿书签行动”理念输送到每一位村民耳中,帮助乡村儿童提高文化素养,引导乡村儿童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屯昌、定安县“扫黄打非”办针对疫情期间人员流动、聚集受限的特殊情况,联合社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结合核酸检测工作,在核酸检测点的出入口处,陈列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和“护苗”书签等,开展“扫黄打非”内容知识宣传活动。三亚市图书馆开展“同心抗疫 阅见美好”系列活动,在方舱医院设立“方舱图书角”,线上推荐实时热点图书,提供线上阅读服务办理,畅享海量优秀数字资源,疏解患者焦虑、推进治疗康复。

  海口市开展“小小执法官”活动,学生们与执法工作人员走进学校周边的出版物经营单位,通过“扫黄打非”APP搜查图书是否为正版,查看进货单,了解进货渠道。定安县组建“扫黄打非”小记者队伍,定期开展“扫黄打非”随机采访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们对“扫黄打非”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并亲身感受“扫黄打非”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

  堵源截流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治本之道在于从源头抓起。”针对有害出版物及淫秽色情信息传播新途径新形式,省“扫黄打非”办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网上“扫黄打非”工作联席会议等,及时把握出版物及信息传播特点,精准科学研判,统筹做好打击防范治理工作,坚持从事前抓起、从源头抓起,将源头管控与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力争将“涉黄”“涉非”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省“扫黄打非”办联合相关部门、各市县严格落实“日查一点、周查一区、月查一遍”要求,对全省宾馆、酒店、咖啡厅、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上门摸排,对学校周边书刊店、摊点、文具店、复印店、电子产品销售店等点位开展集中整治与日常巡查,重点打击销售盗版教辅读物、有害卡通画册及含有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出版物的违法行为。省网信部门严格落实“重双基、强双责”要求,开展各类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坚持对传播性暗示、软色情、欺凌暴力等网络信息、网络应用进行重点监测,特别将未成年人接触较多的重点网站、网络平台、网络应用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封堵非法下载站点,对一批涉淫秽色情APP线索落地查人。2022年以来,巡查监看重点属地网站平台13家、巡查监测400余款APP,共清理各类违法违规信息35345条,注销各类违法违规账号7000余个,实施罚款71万元。其中查明色情不良信息20559条,关闭、封堵传播淫秽色情图文视频网站85家,将99款色情低俗类APP列入黑名单管理。

  省网络舆情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为进一步加强海南网络举报工作,拓宽网络举报渠道,及时发布各类辟谣信息,2022年6月正式开通“海南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全省构建横向协同省直有关部门,纵向联动各市(县)网信部门,全域融合志愿者、网格员、媒体记者等网络举报一体化机制,属地39家重点互联网平台健全完善举报投诉渠道,通过12377网信举报平台、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多渠道主动受理和指导平台处置网民举报,并坚持通报曝光机制,公开违法违规平台和公众号典型案例6次,以案促改,倒逼各平台自查自纠、加强管理。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省通信管理部门严格落实IP地址报备、网络实名管理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核准审核等要求,及时清理空壳类备案数据,建立定期核查机制,全面提升备案主体与域名注册信息一致率,提高ICP备案核准信息准确性,健全完善IP地址报备和域名注册管理体系。2022年,公示并注销清理空壳网站备案数据17355个,主体信息准确率达99.42%,居全国前列。

  交通、邮政、海关等部门加大对关口查堵力度,坚决将违禁出版物堵源截流,严格核查出版物发货、承运等手续,加大仓储、物流企业专项检查力度,对运输和夹带“涉黄”“涉非”等违禁物品的车辆、旅客实行“黑名单”管理。交通部门检查货运源头装载企业约1800家,安全检查出岛乘客约450万人次,过海车辆共约160万辆,查扣各类违规违禁物品(含非法出版物)约1.2万件、夹带违规物品车辆约5000辆,移交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12起案件,列入黑名单管理11辆;邮政管理系统紧盯入岛邮件快件,督导企业对重点路向入岛邮件快件开展二次安检约3亿件,国际邮件处理中心配合海关部门查获非法入境有害出版物102件。立案查处30起违反“三项制度”行为,罚款金额达43.4万元;海关部门做到对所有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和邮件实行100%X光机透视检查,对印刷品和音像制品实施100%彻底查验,加大对重点人员、重点物品查验力度,严防各类非法出版物入境,确保有效监管。

  重点在基层

  紧紧扭住“牛鼻子”

  “‘扫黄打非’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我们坚持多方联动,将‘扫黄打非’力量不断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打通‘扫黄打非’最后一公里,贯通上下,覆盖乡村,让‘扫黄打非’工作进入寻常百姓家。”省“扫黄打非”办副主任王保瑜说,要形成“扫黄打非”工作无缝隙、全覆盖的监管格局,让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充分知晓、认可,确保“涉黄”“涉非”行为无处遁形。

  省“扫黄打非”办加强全省“扫黄打非”战线综合业务素质提升,指导市县举办业务技能培训,集中力量编写《海南省“扫黄打非”工作手册》,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对案件督办、市场监管等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牵头制定了规范党员、干部出版传播行为的有关规定,对党员干部出版图书、发表文章、接受境外采访、参加境外论坛讲坛、开设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等出版传播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平台的结合融入,组建“扫黄打非”信息员、志愿者和监督员队伍,参与社会宣传和日常监督,有力助推基层“扫黄打非”工作规范化运行,为基层高效推进“扫黄打非”工作提供保障。

  “非法出版物,其实就是搞破坏,黄色书籍黑网络,影响孩子毁前途……”四位盛装的黎族少女在舞台上一边敲着竹子一边说唱。省“扫黄打非”办持续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共建立“扫黄打非”基层站点5810个,实现了覆盖全省。同时充分发挥站点作用,结合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帮扶群众、疫情排查等走村入户、进店访企的时机,发放宣传小册子、举办文艺汇演、组织墙体绘画,向广大群众宣传如何鉴别非法、盗版、淫秽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真正做到了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全省各乡镇、社区将“扫黄打非”与市容市貌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相结合,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常态化巡查。儋州市将大同社区、军屯村委会的“扫黄打非”工作管理区域实行网络化管理,推行网络长和信息员日常巡逻机制。琼海市龙江镇南正村以党员网格小组为抓手,组建村级“扫黄打非”网格员,以点带面做好村域内“扫黄打非”立体化宣传、活动互动和日常巡查工作。

  “扫黄打非人人有责,作为经营主体,我们更要加强责任意识,为辖区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复印店的张姐边说边把刚签订的《万宁市出版物寄递、印刷、零售企业“扫黄打非”承诺书》张贴到店内显眼位置,保证对非法活动及时劝导和举报。海口、文昌、万宁等市县与“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联动合作,全面推动与辖区内经营主体签署承诺书,达到群防群治目的。

  省“扫黄打非”办以依法严厉查办案件为抓手,积极协调网信、公安、文化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深挖线索,追根溯源,全链条打击;坚持露头就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2022年,全省共查办案件165起,其中行政案件152起、刑事案件13起,实施行政罚款143万多元。

  张栢宁介绍,2023年全省“扫黄打非”战线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聚焦首要任务,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出版传播活动,着力扫除网上有害信息和文化垃圾,维护海南自贸港平稳有序、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围绕基本任务,践行为民宗旨,谋划推动“扫黄打非”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效融合。聚焦聚力网络主战场,着力提升网络信息管理效能,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发扬斗争精神,强化市场监管,推动清理打击向纵深拓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统筹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把制约“扫黄打非”工作的堵点变成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亮点。H

  (作者单位: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06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07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08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09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0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1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2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3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4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5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6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7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8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9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0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1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2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3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4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5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6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7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8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9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0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1页:学思践悟
   第32页:学思践悟
   第33页:学思践悟
   第34页:学思践悟
   第35页:学思践悟
   第36页:学思践悟
   第37页:一线调研
   第38页:一线调研
   第39页:一线调研
   第40页:社会治理
   第41页:社会治理
   第42页:社会治理
   第43页:社会治理
   第44页:社会治理
   第45页:社会治理
   第46页:社会治理
   第47页:决策参考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决策参考
   第58页:决策参考
   第59页:工作交流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工作交流
   第63页:南海撷萃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强基固本 力求行稳致远
今日海南社会治理42强基固本 力求行稳致远 2023-02-15 2 2023年02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