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党刊交流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1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美青海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文、图|本刊记者  黄亮

  从“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黄河源头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青海湖畔,从一望无际的光伏发电园区到沪青共建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每一次驻足都让人难忘,每一个地方都让人流连。无论是田园牧歌般的自然风光,还是喜开新局的民生教育事业,都闪耀着青海人民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动人色彩。

  在6月底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活动暨青海《党的生活》创刊40年系列活动中,采访团一行走进青海各地,访秀美山川、看产业发展、观民生变化,深切感悟青海各族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和积极成果。

  守护青山绿水

  共绘生态画卷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有“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美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强调,“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容不得半点闪失。”“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牢记殷殷嘱托,青海省坚决扛起源头责任,高位推动、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在青海大地徐徐展开。

  黄河贵德段:“一江清水向东流”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76.8公里,河面宽阔而浩荡,清澈而平缓。黄河水滚滚东流,像一条碧绿的丝带环绕山川横穿县境。

  近年来,贵德县把保护好76.8公里黄河贵德段自然生态作为最重要的使命担当,扛牢源头责任,将净和美作为发展共同追求,突出重点水域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黄河上游水生态修复,深入开展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黄河流域生活垃圾清理攻坚、黄河流域生态问题全方位“体检”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一项项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重拳出击,一个个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的举措扎实有力,一个个通过发展绿色能源、有效减少大气污染源的成效逐步显现。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良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黄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天下黄河贵德清”。漫步于贵德县黄河之畔的水车广场,清澈的黄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砂石,不断泛起涟漪,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岸边打卡拍照,一旁嬉戏的孩童无忧无虑。广场上,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热闹非凡。生态好、环境美,不仅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更是人民群众的直观感受。美不胜收的景色背后,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有力的生动实践,折射出贵德县对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青海湖仙女湾: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湖和谐

  青海湖仙女湾位于刚察县城正南16公里处青海湖北岸,拥有绚丽的高原草甸湿地,植被覆盖率达95%。作为世界七大湿地之一,于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并加入了《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享有“生命摇篮”“物种基因库”“鸟类乐园”等美誉,是青海湖景区最具观光价值的区域之一。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仙女湾,实地察看青海湖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指出:“把青海的生态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把国家公园建设好。这是我们的宝藏、是资源,也是财富。”刚察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青海湖仙女湾作为生态保护的重地,深入实施草地、林地、湿地、沙化土地等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实施各项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同时,建立健全青海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巡护监测制度,加强生态巡护和监测,信息化、数字化、人工管护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得到初步建立。

  通过努力,流域蓄水量增加,水质保持稳定,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升,生物多样性资源恢复加快,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呈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湖和谐”的美丽新景象,吸引全国游客前往赏玩。

  每年端午至立秋,是湟鱼洄游的季节,青海湖内成千上万的产卵湟鱼在河口地带集结,洄游至刚察各条大河,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立秋后又返回青海湖,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演绎生命的奇迹。而距离仙女湾不远的湟鱼家园,是近距离观赏湟鱼洄游的最佳场所。仙女湾与刚察县湟鱼家园景区协作,共同打造了“鱼鸟天堂、刚察藏城”旅游品牌。

  如今的仙女湖碧波微漾,随风摇曳的水草点缀湖边,风吹草偃,飞鸟翩跹,湟鱼潜底,周边辽阔的天然牧场上牛羊悠闲漫步,山水湖草交融相依,呈现出一幅和谐秀美的生态画卷。

  海南州:“光伏+”澎湃起绿色新动能

  今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考察。他强调,青海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

  初夏时节,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辽阔的原野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无声地汲取着太阳光,源源不断释放出“绿色能量”。

  塔拉滩的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风速大、温差大,是光伏发电的理想场所。2012年起,共和县在6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光伏产业园区,努力闯出一条利用“光伏蓝”、赋能“生态绿”的发展道路。光伏发电产业园的建设,为塔拉滩带来了绿色的变化。光伏板的遮挡,降低了地表的温度和蒸发量,减少了风沙的侵蚀,改善了土壤的水分和肥力。运维人员定期清洗光伏板,同时为草地提供水分。在光伏板下,原本寸草不生的地方,开始长出了绿色的植被。

  然而,草长得太快也带来新的问题。草太高,会遮挡光伏板,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冬天植被枯萎,极易造成火灾。为此,专业人员想出了一个妙招,邀请周边牧民来光伏园放羊,让羊群成为“特殊员工”。“光伏羊”就此诞生。羊群吃掉遮挡光伏板的草,使光伏板更充分接收阳光,羊群活动还减少了光伏板的积尘。更重要的是,“光伏羊”可以带动当地牧业发展,牧民节省了饲料费,羊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所提升。

  共和县的光伏产业发展之路是海南州坚持“生态立州、畜牧业稳州、清洁能源强州”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南州以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建成五个“世界之最”: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水光互补电站,最大的光伏实证基地,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和最大的分布式调相机群。可以说,水、风、光、地热、储能清洁能源“五子登科”格局正在海南州加速形成。截至2023年底,全州清洁能源总装机4616万千瓦,并网装机2626万千瓦,占全省52%;清洁能源发电量4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占全省清洁能源发电量的54%。青海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太阳能发电量位居全国前列,保持着连续15天360小时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

  目前,海南州正在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从“追光逐日”向“追光逐链”发展,打造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引进光伏组件、风机制造、塔筒支架生产等装备制造业,推动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全州迄今建设“生态光伏牧场”12座,2023年养殖出栏“光伏羊”1.3万只。这是青海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典型案例,成功实现了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的多赢局面。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托起牧区学子的诗和远方

  西宁城北,元朔山麓,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广受关注。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专门来到该校,听取上海等东部地区援助青海教育工作和学校建设情况介绍,详细询问学生构成、课程设置、体育锻炼、普通话水平等情况。他说,包括教育在内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广袤寒冷、人烟稀少、空气稀薄。曾几何时,如何让牧区的适龄孩子接受应有的教育,是当地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在上海市的对口帮扶下,这道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一座占地51亩、总投资高达1.45亿元的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

  这所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设施完善的学生宿舍、干净卫生的食堂、数字化的智能教室和多功能风雨操场等。自首届招生起,已有1400多名来自高原牧区的果洛学子来到西宁求学。目前,在校学生800名,其中藏族学生778名。

  自学校建立之初,上海便倾力相助,先后选派了7名优秀的援青干部人才,开展为期3年的“组团式”支援。该校校长常途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来校任职两年有余。“如果让牧区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地区面貌就能因此而改变,这是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建设的意义,也是我们从上海来到青海支教的意义。”常途说,共有80余名上海优秀教师来校进行短期的教育帮扶,而学校也选派了40余名教师赴上海跟岗研修。通过借鉴上海的优秀教学成果和经验,完善教师考核和学生管理制度。支教老师在授课之余,也兼任管理岗位,目的是在支教结束后,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大量优质教师双向交流的结果,在高考成绩中显现出来。2022年至2023年,学校连续两年高考录取率为100%,其中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飙升至71%,彻底改变了果洛本科上线率长期低于20%的困境。广大援青教师用满腔热忱探索高原牧区的教育跃迁之路。

  学校还积极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每年组织学生赴上海、江苏进行研学,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研学期间,开展“同上一堂课”活动,将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通过同吃、同住、同学习,增进各民族学生交往和交融。同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思政课主要内容,开设以“新时代、新家乡”为主题的思政课,让学生们通过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去感悟新时代的伟大变迁,激励莘莘学子奋发有为、立志成才、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今的青海,六百万各族儿女正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在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绘一幅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民生事业齐头并进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H

  本文责编/黄亮   邮箱/ huang7806g@163.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头条
   第06页:学习头条
   第07页:学习头条
   第08页:学习头条
   第09页:学习头条
   第10页:学习头条
   第11页:学习头条
   第12页:学习头条
   第13页:学习头条
   第14页:学习头条
   第15页:学习头条
   第16页:学习头条
   第17页:学习头条
   第18页:学习头条
   第19页:学习头条
   第20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1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2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3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4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5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6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7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8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29页:理论琼崖
   第30页:理论琼崖
   第31页:理论琼崖
   第32页:理论琼崖
   第33页:理论琼崖
   第34页:理论琼崖
   第35页:理论琼崖
   第36页:理论琼崖
   第37页:理论琼崖
   第38页:理论琼崖
   第39页:理论琼崖
   第40页:理论琼崖
   第41页:理论琼崖
   第42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43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44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45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46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47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48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49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50页:党纪学习教育
   第51页:党刊交流
   第52页:党刊交流
   第53页:党刊交流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决策参考
   第58页:决策参考
   第59页:决策参考
   第60页:乡村振兴
   第61页:乡村振兴
   第62页:乡村振兴
   第63页:乡村振兴
   第64页:乡村振兴
   第65页:乡村振兴
大美青海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今日海南党刊交流51大美青海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4-07-15 2 2024年07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