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工作交流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文|张运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也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道理和内在逻辑。办好农村的事情,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有效治理,关键在党。必须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各环节、全过程。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

  实现农业强

  既要强产业也要强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既要强产业也要强人才。

  要把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推进产业振兴的主要抓手。要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大力实施乡村产业发展行动”的部署,按照“陆海并进、山海互补”的思路,积极引进和培育热带果蔬优质品种,大力发展“六棵树”,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良好基础。发挥金融企业支农强农的作用,以冷链物流、农批市场、农资经销商等为主要切入点,全面打造金融支持农业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服务模式,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要发挥人才在产业振兴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指山市毛纳村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在推进产业振兴中,要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一支数量、结构、能力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教育引导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转变人才观念,既挖掘身怀绝技、术业有专攻的专业人才,又将那些因时代而生的诸如农播客、土专家等“特殊人才”纳入人才视野。坚决破除“四唯”枷锁,依托乡村生态、民族文化、农业特色产业等优势资源,吸引广大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分级分类搭建平台,因地制宜打造各类微型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创新创业载体,让人才在乡村有用武之地、有成长空间。突出人才主体地位,满足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才政策兑现的时效性和便捷度。

  实现农村美

  既要美环境也要美心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美,既要美环境也要美心灵。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海南约80%的土地在农村,6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而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建设海南自贸港的短板之一。要落实好省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部署要求,谋划推进“五网”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高标准制定和落实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筑风貌管控,打造符合乡村特色的别致景观,留住乡愁文化。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引导村庄集中居住,解决耕地碎片化、村居分散化问题。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实现农村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全覆盖。加快全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村邮递站、快递超市、智能快件箱等服务网络终端建设,打通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加大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着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广、接触最多,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要以党建为核心,建立完善“一核两委一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要以自治为根本,坚持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活力。三要以法治为保障,充分发挥法治对于乡村治理体系的保障作用,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四要以德治为基础,将道德融入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规范中,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五要以智治为支撑,构建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智治体系,完善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服务,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实现农民富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富,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一要推动农民在产业中增收致富,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四大主导产业和三大未来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加大产业链招商,打造农民创富平台;依托环岛高铁、高速、旅游公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二要推动农民在就业中增收致富,依托劳动就业驿站,推动用工信息进村入户,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利用田洋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置等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农民务工岗位供给。三要推动农民在创业中增收致富,完善农民创业的专项政策支持,加大农民创业贷款贴息力度,为农民创业提供金融支持;对现有的农村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加快推进返乡青年创业基地、众创空间等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引导农民抱团创业,促进共同富裕。

  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一要强化德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乐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教育广大农民群众饮水思源,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要强化志教,广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坚定志向,克服“等靠要”思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三要强化智教,加强农民现代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高素质农民队伍。H

  (作者系东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本文责编/陈慧   邮箱/ 171661049@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06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07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08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09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0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1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2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3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4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5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6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7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8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19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0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1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2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3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4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5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6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7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8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9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0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1页:学思践悟
   第32页:学思践悟
   第33页:学思践悟
   第34页:学思践悟
   第35页:学思践悟
   第36页:学思践悟
   第37页:一线调研
   第38页:一线调研
   第39页:一线调研
   第40页:社会治理
   第41页:社会治理
   第42页:社会治理
   第43页:社会治理
   第44页:社会治理
   第45页:社会治理
   第46页:社会治理
   第47页:决策参考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决策参考
   第58页:决策参考
   第59页:工作交流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工作交流
   第63页:南海撷萃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今日海南工作交流60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3-02-15 2 2023年02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