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帮扶 铺就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之路

  文|林演

  促进残疾人就业,事关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指出,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也指出,要“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保持就业总体稳定”。

  过去三年,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残工委的正确指导下,海南省人民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认真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在残疾人就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省残疾人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329人,完成率高达113.29%,其中城镇新增3298人,农村新增8031人,超额完成三年任务。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和积极行动。

  一是就业优先,完善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狠抓制度建设,争取政策突破。先后出台《海南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海南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的意见》《海南省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性文件,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落实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即征即退税额3330.85万元,惠及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26户次,落实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加计扣除金额27600万元,惠及企业1533户次,落实“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共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额69.57万元,惠及纳税人7户。落实残疾人就业帮扶相关政策。用足用好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各市县多办、办好就业扶贫基地(车间)、阳光助残扶贫基地(车间),吸纳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对正式招录(聘)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招用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扶持,3年累计发放残疾人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补贴1983.13万元,惠及2058名残疾人;为372名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55.8万元,为残疾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8万元。2022—2024年省财政共安排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49008万元,其中2022年14054万元、2023年15307万元、2024年19647万元,年均增长18.2%。

  二是齐抓共管,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招录残疾人。在招录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均设置残疾人绿色通道,采取倾斜政策,适当放宽开考比例、年龄、户籍限制,明确招录残疾类别等级,合理确定残疾人体检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残疾人,专设残疾人职位。3年来,海南公务员招录定向招录6个职位6名残疾人。加大政策宣传、宣讲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及媒介平台分期分批刊登《海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政策解答》和《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增强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提高用人单位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和带头主动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3年累计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49479份,在主流媒体刊登政策法规9期。积极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通过联合上门走访、常态化走访、集中式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三年累计走访372家用人单位,拓展1334个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开发了文员、会计等职业层次较高的岗位。举办雇主培训班。指导用人单位用活、用足就业政策,交流分享残疾人用工经验,搭建岗位供需对接桥梁,助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2023年经过省残联积极组织初评、推荐,中国残联进行复核,海南王花爱心服饰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

  三是多措并举,大力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实施“农业银行贷款客户推荐平台(e推客)助残金融服务”项目。截至2024年6月11日,残疾人已通过“e推客”平台申请办贷33笔658万元,其中,成功推荐24笔243万元,已经授信10笔79万元。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服务。引进10家具有创新意识的优强企业,丰富产业业态,解决59名残疾人就业;扶持海南烨韦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展残疾人新形态就业技能培训32场,成功孵化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5家残疾人创办的企业和助残企业,带动31名残疾人就业。依托海南就业驿站、美兰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在残疾人员和爱心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帮扶残疾人自主创业。3年共扶持2291户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致富增收。

  四是精准施策,提升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比例。实行100%服务、100%调查、100%建档“三个百分百”精准服务,通过岗位推荐、举办招聘会、开发岗位、企业座谈等形式,促进残疾人应届毕业生实现就业。其中,2022届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113人,已就业105人,就业率92.92%;2023届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118人,已就业110人,就业率92.44%;2024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160名,有就业意愿99人,已就业90人,就业率90.90%。

  五是规范管理,推进盲人按摩行业发展。充分发挥盲人按摩实训基地的作用,大力开展盲人按摩培训。3年来,举办初级、中级、高级盲人保健按摩师培训班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考前培训班共8期,培训盲人学员171人。狠抓盲按培训质量,努力实现培训即就业一体化目标。3年来,共有117名盲人学员参加了盲人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有100名盲人学员通过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并取得保健按摩师证书,通过率85%。同时,根据培训进度及时主动跟进盲人保健按摩场所的用工需求,邀请按摩场所负责人亲临培训现场“选人”,做到“师傅”“老板”双满意,共实现101名盲人学员就业,就业率86%,其中59名盲人学员为新增就业人员。积极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继续教育。3年共组织4期线下、线上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继续教育和临床技能提高培训,培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100人次。大力扶持开设盲人按摩店。3年来共扶持盲人按摩店94家,就业盲人227人。

  六是加大投入,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推动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指导市县残疾人就业机构为我省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开展职业能力评估工作,全省共评估残疾人9511人,完成率99.99%。为有就业需求、就业条件的残疾人及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精准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鼓励和引导技工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积极承担残疾人培训任务,确保有培训需求残疾人免费得到培训,全省残疾人已培训11940人。其中,城乡残疾人完成各类技能培训4378人,农村残疾人完成实用技术培训7562人。

  七是强化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助力残疾人就业。提升残疾人非遗传承能力。乐东志仲镇保显农场杨丽梅黎锦工坊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黎锦技能教学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以工带学,以学促工”提升残疾人的就业竞争力,确保残疾人真正掌握实用技能的同时提供就业岗位,目前杨丽梅黎锦工坊吸收1名残疾人在工坊就业。吸收残疾人参加非遗企业就业。琼中红毛镇黎锦苗绣加工厂于2022年入驻,目前带动残疾人就业25人,累计带动残疾人就业50人,未来用工需求200人以上。依托海南椰雕非遗资源的独特优势,开展“爱心助残”椰雕手工艺系列技能培训。邀请海南椰雕技艺省级传承人柯秋枫、龙华区椰雕文创达人刘雅入村培训,向残疾人现场传授椰雕技艺及椰雕文创产品制作方法,以订单式生产方式,让残疾学员实现居家就业,派发残疾人产品订单2万件,为残疾人群体创收近4万元。

  八是兜底补短,强化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保障。对评估未达到就业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手工技能培训、手工社会服务疏导及手工产品回收等方式,实施“庇护性”劳作就业,实现多种方式的“康复+就业”一站式服务模式。优先安排残疾人公益性岗位,目前已安排468名残疾人在保洁员、村务协理员、公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大力支持辅助性就业基地建设,认定“海南时代脉搏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为省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安排24名残疾人就业。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工伤预防、工伤待遇、工伤康复政策,为重度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中的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2年至2024年9月,全省累计为9.1万名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901.78万元。优化经办服务,做好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工作,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中心对接省政务一体化平台配合做好数据共享工作,在社保卡中加载残疾人服务功能。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加大残疾人就业歧视、欠薪、劳动关系纠纷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残疾人劳动权益。

  九是优化服务,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开展就业援助月、残疾人就业帮扶等专项活动,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实施集中帮扶。积极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合理安置残疾人就业。2022年至2024年9月,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累计举办残疾人专项招聘会10场,260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2940个,达成就业意向277人。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工作,共举办3期全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160人次。同时通过“全覆盖电话问询+有针对性深入指导”的方式,及时解决各市县就业服务机构开展联网认证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为扎实做好全省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下达的残疾人未就业状况调查任务,督导各市县依托残疾人就服信息管理系统,2022—2023年,通过电话、微信、平台自主填报等调查方式,对全省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开展就业状况调查。督导各市县做好残疾人就业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及时将就服信息管理系统中各类陈旧和不完整数据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确保数据录入准确、真实、完整。并委托西安交通大学从已录入就服信息系统内4585个样本数据中,按抽查内容和比例筛选出1121名残疾人信息数据进行质量抽查,核实残疾人就业、培训、大学生信息、职业能力测评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提高基础数据录入的精准性和完整性。督导各市县积极开发征集就业岗位,按时间节点完成中残联下达的在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录入在招就业岗位的目标任务。

  在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中,海南形成了一系列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比如,成功举办第七届海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一届展能节,18个代表队151名选手参赛,设置多类竞赛项目,同步举行展能节展示残疾人成果,以赛促发展;打造“蔡皇牌”等残疾人创业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中“蔡皇牌”月饼在2024年中秋销售额达31万元,吸纳7名残疾人就业;政企合作建设“阳光助残帮扶车间”,投入资金850万元,创新运营模式,帮助60多名残疾人及村民就近就便就业,未来有望解决更多就业需求……

  未来,省残联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实践探索,通过“搭平台、布网络、扶企业、促合作、强素质”等创新手段,持续优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公平、包容、友好的就业环境,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社会舞台上绽放光彩,共享社会发展成果。H

  (作者系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 39466644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要言要论
   第06页:要言要论
   第07页:封关运作
   第08页:封关运作
   第09页:封关运作
   第10页:封关运作
   第11页:封关运作
   第12页:封关运作
   第13页:封关运作
   第14页:封关运作
   第15页:封关运作
   第16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17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18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19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0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1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2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3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4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5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6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7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8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29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30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31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32页: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第33页:调查研究
   第34页:调查研究
   第35页:调查研究
   第36页:调查研究
   第37页:调查研究
   第38页:调查研究
   第39页:调查研究
   第40页:理论琼崖
   第41页:理论琼崖
   第42页:理论琼崖
   第43页:理论琼崖
   第44页:理论琼崖
   第45页:理论琼崖
   第46页:理论琼崖
   第47页:理论琼崖
   第48页:理论琼崖
   第49页:理论琼崖
   第50页:文化传承
   第51页:文化传承
   第52页:文化传承
   第53页:文化传承
   第54页:文化传承
   第55页:文化传承
   第56页:文化传承
   第57页:乡村振兴
   第58页:乡村振兴
   第59页:乡村振兴
   第60页:乡村振兴
   第61页:乡村振兴
   第62页:乡村振兴
   第63页:乡村振兴
   第64页:乡村振兴
   第65页:南海撷萃
精准帮扶 铺就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之路
今日海南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30精准帮扶 铺就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之路 2025-01-15 2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