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琳
在消费升级与个性化需求蓬勃发展的今天,主理人经济正以“小而美”的姿态重塑城市商业生态。海口作为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凭借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形成龙兴路、捕捞社区、滨海新村等主理人聚集的特色街区,涌现出尚南堂、星空之境、当归食堂、波波椰等一批本土主理人品牌。主理人经济崛起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城市文化与个体价值的深度融合。如何通过政策引导、空间赋能和生态培育,推动主理人与城市共生共荣,是海口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和时尚消费活力之城的重要命题。
主理人经济:
城市活力的微观镜像
主理人经济的核心在于“人”与“城”的双向赋能。主理人既是城市文化的解读者,也是新消费场景的缔造者。他们通过个性化表达与社群运营,将商业空间转化为文化容器,形成独特的城市记忆点。例如,海口龙兴路特色商业街区通过主理人市集、咖啡馆、艺术空间的聚集,将老旧社区转化为兼具烟火气与时尚感的CBD公共会客厅。这种“非标商业”的繁荣,打破了传统商业的同质化困局,以差异化体验激活了城市的“毛细血管”。
从更深层次看,主理人经济与城市发展呈现三重共生关系。一是文化共情,主理人通过在地化改造(社区艺术空间、非遗展示中心、主题博物馆等),将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场景,实现历史文脉的活态传承。二是社群共创,“亲爱的苏”书店主理人苏拉通过联合滨海新村六家主理人店铺共同策划CityWalk,以“在地故事+沉浸体验”吸引游客深度探索街区文化;海口隐世·手艺人市集通过策展、工坊活动连接创作者与消费者,形成以兴趣为导向的社交网络。三是空间释放,主理人利用老旧小区、桥下空间、旧厂房、空心村等闲置资源(如捕捞社区、三卿村、荣堂村等)打造“建筑群岛”,赋予城市闲置空间新价值。
政府角色:
从管理者到生态共建者
培育主理人经济需要政府转变治理思维,从“标准化管理”转向“生态化培育”,构建“政策扶持—空间供给—服务赋能”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
一是打造主理人友好型城市。可借鉴成都、杭州、佛山的经验,制定《海口主理人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对首店经济、手作市集、文创孵化给予奖励。例如,对主理人策划运营的社群活动提供经费补贴;对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海南首店给予奖励。还可实施“椰城主理人优才计划”,联合高校、行业协会等开设品牌运营、策展管理等课程,并建立“主理人指数”评估体系,将社群活跃度、文化影响力纳入考核。另外,市商务部门应牵头成立主理人经济服务中心,整合发改、旅文、资规、市场监管、营商环境、农业农村、综合执法、金融等职能部门,夯实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提供“一站式”证照办理、知识产权保护、信贷支持等公共服务。
二是优化主理人特色街区。活化利用好存量空间。划定龙兴路、骑楼老街等片区为“主理人特色街区”,荣山寮、北港岛、三卿村、荣堂村、美孝村等为“主理人特色村落”,通过租金减免、改造补贴吸引主理人入驻。推广“原址保护+轻量更新”策略,保留建筑肌理的同时植入创意业态。注重场景化运营,以“一街一主题”为导向,打造艺术市集、宠物友好、夜间经济等特色场景。如,在世纪公园引入“云栖”“云汐”“云幕”等装置和露天剧场,形成“日咖夜酒”的全时段消费动线,与标志性建筑云洞图书馆形成呼应;成立“椰城主理人联盟”,定期举办品牌联名活动(如咖啡节、火山文化节、东坡市集、国潮市集),推动跨业态资源整合,形成“1+N”流量叠加效应。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审批流程,推广“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模式。比如,对小微主理人品牌实行备案制管理,将证照办理时限压缩至最短,对金融支持进行创新,设立主理人信用专项贷款,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文创贷”“市集贷”产品,对年营收超百万元的主理人品牌给予贴息支持。另外,为了避免重复开发APP,可在“海易办”“椰城市民云”中开设“海口主理人”版块,集成政策查询、场地预约、线上展销等功能,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热点,为主理人提供精准市场洞察。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繁荣”
海口可以借鉴国内主理人经济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发展路径。近年来,成都、福州、大连等城市的主理人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兼具创意与商业价值的品牌,它们通过独特的文化表达和社群运营,在城市更新和消费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口作为自贸港城市,拥有独特的南洋文化底蕴、热带滨海资源和政策优势,可以结合这些特点,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主理人经济生态,让主理人经济成为海口文旅消费的新亮点,助力城市商业活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成都的“主理人共享实验室”是当地首创的CSC主理人共享实验室,也是全国首个主理人共享平台。它以“共创、共享、共治”为原则,通过“孵化+赋能”的模式为主理人品牌提供流量载体支持、创意落地扶持、渠道资源导入等。
福州的《烟山公约》是首届烟台山主理人大会上,由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牵头发起,主理人代表们共同签署的业内首部面向主理人的公约。其内容涵盖邻里互助、文化遗产保护、绿色经营等,推动主理人从“单打独斗”转向“社区共治”,成功孵化咖啡店、书局、手作工坊等五十多个在地品牌,形成“村民共建”的社区精神。
大连携手马蜂窝共同启动 “大连城市主理人培育计划(三年战略)”,以提升主理人的业务能力、加速大连从传统旅游目的地向年轻人喜爱的潮流玩乐目的地转变。同时,发布《大连市鼓励3C主理人发展生态培育十条举措》,从各个维度给予政策支持,包括对3C主理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考察,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佛山的“千灯湖主理人学院”是国内首个由政府倡导、指导推动筹建的在地主理人商业生态平台。该平台由政府牵头搭建,联合设计机构、电商平台为主理人提供品牌诊断、IP孵化服务,助力主理人实现转型升级。
海口应聚焦“自贸港政策+热带风情”优势,培育海洋文化、火山文化、骑楼文化、低碳生活、琼北非遗等主题的主理人品牌,形成“国际范”与“本土味”交融的特色生态。
主理人经济的本质是“人的城市化”。海口打造时尚消费活力之城的实践,同样是一场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的系统性变革。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海口的独特优势在于“自贸港政策红利+热带风情文化”的叠加赋能。随着离岛免税“即购即提”政策的持续升级和大型演艺活动、体育赛事、艺术市集等多元业态日益夯实,海口已构建起“高端购物+文旅体验+在地文化”的消费矩阵。
主理人经济的融入,为这一矩阵注入了“小而美”的差异化竞争力。当政府从“筑巢引凤”转向“与凤共舞”,通过持续优化政策供给、深化场景创新、激活社群活力,推动主理人经济的蓬勃生长,海口将被注入更多“时尚基因”与“活力密码”。主理人的聚集和个性化表达亦将真正重塑城市消费场景。这种重塑不仅体现在空间载体的美学焕新,更将构建起“时尚消费—文化认同—社群归属”的价值链条,并推动海口这座“时尚消费活力之城”成为海南自贸港的核心标识。H
(作者系海口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本文责编/朱薇 邮箱/ 955367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