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决策参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海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文|康霖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他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就业突出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加快,海南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经历深刻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产业技术革新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海南长期存在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因此,全面加强海南自贸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对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南省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水平,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培养出与十二个重点产业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创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全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了《海南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海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海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依托职业(技工)院校、专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年来,全省累计安排100多亿元用于职业(技工)院校办学条件改善、教学改革和教师素质提升等,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特别是《海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提出,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筹集7.3亿元专项保障资金,计划3年内培训30万名技能劳动者,新增2.25万名高技能人才。

  加强平台建设,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水平。近年来,省职业技能教育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省共有职业院校77所,在校生22.15万人。其中,中职院校64所,在校生13.3万人;高职院校13所,在校生8.8万人。此外,全省还有11所技工学校,现有在校生2.41万人。具体而言,在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方面,根据《海南省共享职业培训试点实施方案》,海南已经在5个试点院校探索开展市场化运作的职业技能培训共享平台。选出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等6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给予200万元建设经费。开展民办职业院校及教育机构年度检查,通过创新评价模式,结合年度常规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督促全省职业院校自觉提升办学水平,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高技能人才评定培育方面,全省各类技能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南海育才系列”评选工作,共有11所学校19类专业30名专职教师荣获“南海工匠”称号。

  优化师资队伍,提高职业技能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海南省创新职业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实行特聘兼职教师制度。现有中职专任教师5221人,高职专职教师334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约为85%以上。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连续4年为海南培养免费中职师范生,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和通道,年均完成教师培训3500人次,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在海南省首届“优秀高级技能人才奖”评选中,共评选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技师”“海南省技术能手”各15名,由省政府给予每人2万、1万和5000元奖励。

  海南省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自贸港建设需要。截至2019年底,海南全省技能人才总量约为51.47万人,其中具有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人才7.1万,仅占全部技能劳动者的13.8%。以海口市为例,其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全市技能劳动者比例更是仅为5.4%,而同期企业对于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人才的需求已达15%,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年龄结构上,海南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略显“偏老”。以海口市为例,全市高技能人才中35岁及以下共3515人,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18.78%;36-45岁共4552人,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24.33%;而46-60岁共有10645人,占高技能人才总数高达56.89%,呈现出典型的“倒三角”结构,存在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的危险。在文化素质方面,高技能人才呈现出“高技能水平、低文化素质”的特点。

  二是“同等重要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是属于教育范畴,分属不同类型,地位同等重要。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明显低于普通教育,各方面资源配置也明显倾向普通教育。以海南省技师学院为例,其位于澄迈的新校区建设已历时12年,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现在仍有教室数量严重不足、宿舍数量缺口较大、师生没有大型集合场所等功能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亟需有关部门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完成老城校区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会议报告厅等基础性项目工程,完善校区的基本功能。

  三是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留不住人”的现象较为明显。受教师编制和事业单位招聘条件等一系列因素限制,部分行业的能工巧匠和专业教师无法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当中,不利于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降低了“双师型”教师比例,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教师规模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我省对于现有技能人才队伍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技能等级与岗位聘用、薪酬待遇挂钩制度,致使部分企业一线生产员工对技能等级提升与取得职业等级资格证书不够重视。此外,由于年轻技能人才普遍存在找对象难、子女教育难、业务生活枯燥等问题,部分企业入职3年以内的技能人才流失率偏高,“留不住人”现象明显。

  推动海南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议

  以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落户海南为契机,形成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招生难”问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设立国际学校。近期,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落户海南,开启了国外应用科技大学在海南独立办学的先河。建议以此为契机,创新海南自贸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学习借鉴国外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做法,打造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海南自贸港技能人才队伍。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由省级层面统筹,将我省现有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纳入职业本科培育范畴,合理设置专业学科。加大职业院校的招生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招生质量,提高我省职业技能人才的总体培养水平。

  深化技能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提升技能人才总体待遇水平。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我省技能人才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各类评价机构广泛参与、政府激励引导和监管服务相结合的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机制,促进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提升技能水平。探索引进社会化职业技能评定机构,针对海南自贸港十二大重点产业所涉及的相关工种目录,破除当前有的岗位工种技能等级无法评定的问题。实施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制度,对于参加技能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且被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鼓励政府和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对于参与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且作出重要贡献的技能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给予股权、期权等方式奖励。加大对于优秀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支持“海南省优秀高技能人才”“南海工匠”等参与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参评“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技能人才教育培养迈上新台阶。统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纳入教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优化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资源布局,切实做好学科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对接,推动产教协同育人,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共推进的工作格局,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无缝对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适度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规模,鼓励职业培训机构实行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办学模式,满足当前技能人才培训市场需求。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特点、技术发展和人才队伍现状,提前做好技能人才需求预测。用足用好《总体方案》赋予的人才政策,加快引进海南急需、紧缺的各类技能人才。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强化技能人才工作平台建设。立足海南省优势和特色产业需求,支持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及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以技能竞赛活动为契机,推动我省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发展。鼓励参与各类技能竞赛的获奖者积极申报“海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对“海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为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积蓄力量、提供支撑。

  逐步培植海南自贸港独特的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把海南自贸港建设成为技能人才的乐园和创业热土。结合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模式,建立积极灵活的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模式,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政策引导和支撑。研究出台支撑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文件,深化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为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搭建“省—市(县)”两级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完善现有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载体,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创建技能人才众创空间。引导鼓励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设立技能人才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双创”活动在成果转化阶段的扶持力度。发挥行业协会的统筹协调作用,成立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行业指导志愿团体,加强对全省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指导帮扶。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海南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数据库”,实时跟踪服务技能人才创业全过程。筹办“海南省技能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活动”,积极对外推介展示我省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正面案例,展示创新创业成果、繁荣创新创业文化,营造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宽松舆论环境,形成鼓励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H

  (作者系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省政协委员)

  【本文是海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重大课题(HNSK(ZD)2018-02)和省政协2020年重点协商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责编/黄亮   邮箱/ huang7806g@163.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作风建设
   第06页:作风建设
   第07页:作风建设
   第08页:作风建设
   第09页:作风建设
   第10页:作风建设
   第11页:作风建设
   第12页:作风建设
   第13页:作风建设
   第14页:作风建设
   第15页:作风建设
   第16页:作风建设
   第17页:作风建设
   第18页:作风建设
   第19页:作风建设
   第20页:作风建设
   第21页:作风建设
   第22页:作风建设
   第23页:作风建设
   第24页:作风建设
   第25页:作风建设
   第26页:作风建设
   第27页:作风建设
   第28页:作风建设
   第29页:作风建设
   第30页:作风建设
   第31页:名家专访
   第32页:名家专访
   第33页:名家专访
   第34页:名家专访
   第35页:名家专访
   第36页:决策参考
   第37页:决策参考
   第38页:决策参考
   第39页:决策参考
   第40页:决策参考
   第41页:决策参考
   第42页:决策参考
   第43页:决策参考
   第44页:决策参考
   第45页:决策参考
   第46页:决策参考
   第47页:决策参考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前沿探索
   第52页:前沿探索
   第53页:前沿探索
   第54页:党的建设
   第55页:党的建设
   第56页:党的建设
   第57页:党的建设
   第58页:党的建设
   第59页:党的建设
   第60页:市县连线
   第61页:市县连线
   第62页:市县连线
   第63页:工作交流
   第64页:工作交流
   第65页:文萃艺苑
推动海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今日海南决策参考50推动海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1-05-15 2 2021年05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