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前沿探索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自贸港产业如何在数业经济中实现换道超车

  文 | 傅国华  李清玲  马恺阳  李春

  数业指在农业、工业生产的基础上,人类利用数源生产数业产品,将数源、数产及其服务放置在数业平台上,通过分散化、快速化、再集约的网络平台,以兴趣和有用为导向进行节选制交易,获得满足的新产业。(编者注:这是本文作者之一傅国华于2021年“数业社会、数业经济与数业文明”学术交流论坛上正式提出的发展阶段概念)

  数业经济是一种新经济,是在生产要素、生产模式、主导产业、基本结构、基本制度和基本观念演化过程中,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数业经济主要表现为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或产业连接核心、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海南在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产业建设将迎来巨大变革,发展数业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如何从现实出发,推进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升级,早日迈向数业经济时代,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升级新标杆,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海南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笔者以产业结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劳动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进而从制造业向商业及服务业的移动,即所谓克拉克法则)为研究基础,将2019年作为基准年(表1),通过左图所示公式进行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动率计算研究海南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模型设定主要结合两方面因素的思考,一是三次产业中各产业增长率的大小,二是表1中各产业产值所占当年海南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若各个产业的产值保持不变的增长率,那么理论上海南整体GDP应该取决于各个产业在上一年所占GDP的比重,通过这种方式所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若小于实际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那么溢出部分便为当年海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变动率。其中,i代表三次产业,g代表海南理论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模型计算所得),w为第i产业所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gi,j为第i产业在j年的产值增长率。(计算结果见表2)

  从数据可以清晰发现,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8年的0.035034下降到2018年的0.028833,下降率达17%,说明目前在信息革命和数字社会建设过程中,构建以消费服务业为主要拉动力的新型产业结构并没有融入经济发展潮流,产业结构改革推动力可持续性不足,迫切需要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目标模式支撑,通过新兴产业拉动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换道超车。

  从海南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进入数业社会是必然方向。一方面,海南三次产业结构趋于稳定,农业由于自身基础性产业的特性,其产值将长期处于低位。在构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背景下,海南高污染工业必将被完全淘汰,取而代之的便是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下的先进制造业,第二、三产业将会呈现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排斥的局面,产业比例将不会产生实质变化。另一方面,从第三产业内部发展结构来看,目前海南现代服务业总体产值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到2019年,海南现代服务业占比不到6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因此海南经济新增长极必定出现在第三产业之中。而若想实现高速发展,技术进步推动下的产业增值效果远高于模式创新,近3年,海南以信息通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优化效果明显,产业集聚也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释放空间溢出效应,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行业通过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产业数业化,由此可见,海南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同时,也必定会向数业经济演变。

  数业经济以数源生产和算法开发为基础,平台场景构建为载体的特点,不论是数据、数字、信息,还是与数相应的算法、网络、平台、AI技术等,都是“数”的不断转化、应用、扩张和发展,其适应了海南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对产业多元融合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关联的新要求。通过多产业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提升产品市场交易与结算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数字化金融等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特色集群融合,形成旅游数业化、医疗数业化和货物贸易服务数业化等新兴产业数业化,海南将实现从中后期工业经济向数业经济基础上的产业结构阶段性跃升。

  海南三大主导产业数业化优劣势分析

  要让海南三大主导产业有效融入数业经济,需对其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作出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调整,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

  海南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一是数业化转型成本极低。海南资源配置优化度低,市场存在大量分散并待分配资源,由于三大主导产业没有过多固定资源配置流向,因此重置成本极低,其产业升级成本主要取决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其余转型成本几乎为0,具有明显的低成本转型优势。这是上海、深圳和厦门等老牌沿海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所不存在的优势。二是离岸发展将极大拓展产业市场基础和产业数业网络用户基数。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开放结构下,海南将实现国际投资者市场和国内消费者市场的快速联动,三大产业发展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会大大提高,可以有效地拓展现有产业结构基本面。且海南作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在离岸发展的有机结合下,消费市场扩大将有利于吸引国际高科技风投的目光,很大程度上会推动海南产业数业化信息化实现技术上的快速突破,在国内数业经济投资开放领域占领制高点,并以此为基础增加数业网络交易结算用户数量,率先形成以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完整的产业数业化用户网络和国际性数业市场。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现阶段,中央正不断赋予海南相关的发展政策和大量财力、人力、物力支持,引导和帮助海南在过渡期打好产业基础,在发展数业经济和推动新兴数业化产业方面更具有自由度和环境包容性,更加具备融入数业社会的政策基础,并有望形成支撑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中坚产业力量。

  海南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劣势:一是新基建有待完善。海南建设自贸港之前,城市宽带网速在全国排名第16,固定宽带接入签约速率41.25Mbps,全国排名第11,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56.9%,全国排名第14位,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75.4%,全国排名第8。信息通讯产业还有提升空间,特别是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亟须加快建设速度。二是经济发展环境和数业人才吸引能力有待优化。海南由于地域因素和独特的经济发展历史,营商环境总体欠佳,投资和人才外流问题突出,金融资本流动性和稳定性较差。同时,在海南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海南数业人才问题若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可能长期制约三大产业数业化发展和经济增长。

  海南产业数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海南省“十四五”规划,“智慧海南”建设和相关信息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速度将会得到跨越式提升,贸易市场和营商环境必将趋向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这为海南构建数业经济和产业数业化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海南三大主导产业融入数业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推动三大主导产业数业化,夯实新型产业结构基础。通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数业化,创新以数源为基础的数品生产,拓宽高新技术产业向其他行业的数字化嵌入渠道,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自身成果转化增值可持续性强化,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布局中,推动以信息化数字平台为核心的数业化产业融合与集聚;通过推动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数业化,在优化交易算法和结算方式的基础上,引导消费性服务业和旅游业有机融合,打造“大旅游”产业体系下的国际消费服务中心,形成数业化经济形态下的“消费+旅游+服务”产业模式;通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业化,在高新技术产业嵌入融合过程中,逐步实现货物贸易服务的自动化和高度机械化、租赁和批发零售平台化、公共设施服务精准化和金融服务的安全及可持续化。在三大主导产业数业化发展过程中,新型产业结构基础将得到“升维强化”,摆脱产业周期困境。

  加速完善新基建,构建信息共享新航道。海南要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加速新基建的建设步伐,摆脱传统基建中出现的交叉投资问题、不良资产问题和公平效率问题,实现新基建有针对性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加强数业算法开放和终端平台管理,实现产业供给资源和消费需求资源的有效对接,形成互联网数业经济增长极,按照区域产业集聚布局重塑为面、各新兴产业提质增效为点的双线新型产业结构目标,扩大“信息点—集群面—产业线”发展模式辐射能力,形成数业共享经济平台生态,减少产业升级过程所带来不必要的信息获取成本消耗。

  以数业化平台为纽带,分散再集中,实现产业集群的经济联动。海南在实现封关运作前,需要强化产业集群核心产业,通过构建数业化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依托,融合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光电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实现园区产业集约化平台式管理,降低企业组织成本,实现企业价值链增值。同时,通过平台交易、贸易结算和数业信息共享,带动线下城市实体经济产业联动,协调海南不同区域产业集群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集群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利用城市载体实现供需互补,形成全岛范围内的产业集群布局数业化重塑。

  建立海南自贸港数字银行。在数业经济框架下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与之对应便要建立符合海南自身特点的数字金融体系。通过建立海南自贸港数字银行,实现金融服务和生态场景的有机融合,通过数品生产以数字化手段对接企业需求,在线提供产品服务和完成业务流程。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电子化交易结算机制过程中,提高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风控能力和产业融合效率;在政府主导下,实现金融生态半封闭式运行;在维护海南数业经济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外资和国内对海南新兴产业的投资渠道,推动产业升级。

  分类分层次培养数业人才,助力产业升级。通过制定合理并且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落户、住房和补贴政策,把发展前景作为人才吸引的聚焦点,将高科技人才分类引流至不同新兴产业,实现产业人才资源均衡发展,在实践中将逻辑思维、实证思维等创新思维及时转化为产业成果和产业基础,激发三次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思维动能。H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 39466644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作风建设
   第06页:作风建设
   第07页:作风建设
   第08页:作风建设
   第09页:作风建设
   第10页:作风建设
   第11页:作风建设
   第12页:作风建设
   第13页:作风建设
   第14页:作风建设
   第15页:作风建设
   第16页:作风建设
   第17页:作风建设
   第18页:作风建设
   第19页:作风建设
   第20页:作风建设
   第21页:作风建设
   第22页:作风建设
   第23页:作风建设
   第24页:作风建设
   第25页:作风建设
   第26页:作风建设
   第27页:作风建设
   第28页:作风建设
   第29页:作风建设
   第30页:作风建设
   第31页:名家专访
   第32页:名家专访
   第33页:名家专访
   第34页:名家专访
   第35页:名家专访
   第36页:决策参考
   第37页:决策参考
   第38页:决策参考
   第39页:决策参考
   第40页:决策参考
   第41页:决策参考
   第42页:决策参考
   第43页:决策参考
   第44页:决策参考
   第45页:决策参考
   第46页:决策参考
   第47页:决策参考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前沿探索
   第52页:前沿探索
   第53页:前沿探索
   第54页:党的建设
   第55页:党的建设
   第56页:党的建设
   第57页:党的建设
   第58页:党的建设
   第59页:党的建设
   第60页:市县连线
   第61页:市县连线
   第62页:市县连线
   第63页:工作交流
   第64页:工作交流
   第65页:文萃艺苑
海南自贸港产业如何在数业经济中实现换道超车
今日海南前沿探索51海南自贸港产业如何在数业经济中实现换道超车 2021-05-15 2 2021年05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