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精神文明建设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三亚:全域创建 内外兼修~~~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亚:全域创建 内外兼修
让文明成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最靓底色”
  三亚鹿回头风景区

  文|周春华

  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热带海滨城市、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前沿阵地,三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12·17”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的殷殷嘱托,围绕发展的新要求和市民游客的新期望,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塑文明之形,涵养城市气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坚持创建利民,全力打造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三亚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创建全过程,逐步推进城市形象提升、群众素养提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三亚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了“234”宣讲机制,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进”活动2000余场,打造出“鹿鸣新语”“我是理论宣讲员”“文明门下大讲堂”“吉阳理论宣讲市集”等宣讲品牌,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持续深化“强国复兴有我”“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群众性教育活动以及“四史”宣教主题活动,增强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心向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依托图书馆、群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宣传文化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1000余场,弘扬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

  强化先进典型培树。一是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推选和复查工作,营造崇德向善良好风尚。累计推选出全国文明单位20个、省级文明单位36个、市级文明单位89个;全国文明村6个、省级文明村6个、市级文明村47个;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10所、市级文明校园94所;全国文明家庭2户、省级文明家庭19户、市级文明家庭274户,以点带面促进创建工作整体提升、遍地开花。二是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选树了一批道德模范、“三亚好人”等先进典型,引导群众把学做榜样融入日常。累计评选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省级道德模范30人;中国好人10人、海南好人13人、三亚好人146人。涌现出如灭火救人的杨新华、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姨婆15年的刘桂英、“合力抬车救人”的市民等一批事迹突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好人。出台《三亚市道德模范帮扶礼遇制度》,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争做先锋。三是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深挖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按年度评选三亚市“十佳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十佳志愿服务社区(村)”,不断激发群众践行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其中三亚市“扶贫中的蓝马甲”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推进文明行为引导。一是持续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近年来累计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74万余起,非现场采集各类违法行为161.3万余起,开设“不文明交通行为”曝光台955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七进”活动超1500场次,在主要路口设立安全教育学习点24个,累计10万余人受教,使文明出行成为市民的自觉。其中,2024年着重打造的“爱Lu”斑马线文明交通品牌蕴含着爱鹿(城)、爱路和海南方言爱噜(爱你)三层寓意,旨在着力倡导礼让斑马线行为,约有350家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认领并开展“爱Lu”斑马线守护活动。活动得到10余家省外媒体报道,相关话题在微博阅读量突破50万。二是推进文明旅游意识提升。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纠正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旅游维权咨询等形式,引导游客将文明旅游行为融入日常。在2024年海南省第三批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验收检查工作中,三亚市蜈支洲岛旅游景区、鹿回头旅游景区符合2024年第三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审资格。三是推动餐桌文明,倡导社会新风。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印发宣传海报8100份,组织开展“随机查餐厅”“随机查食堂”活动,提醒广大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形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用餐习惯。

  深化文明风尚培育。一是媒体宣传广泛覆盖。依托市属媒体持续推送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内容,利用“三亚文明网”及“文明三亚”微信公众号开展“文明礼仪”等线上活动51场,号召广大群众争当文明有礼三亚人。二是线上宣传丰富多彩。制作文明创建宣传片《喜欢你如此文明的样子》,组织“创文线上有奖问答”,策划“三亚文明十条”投票评选。通过手机短信自动推送创建文明城市温馨提醒短信1000万余条,广泛宣传文明创建。三是社会宣传形式多样。编印发放文明礼仪手册、创文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各区组织志愿队伍开展入户入店宣传和问卷调查工作,共入户全市67个社区、700多个小区,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收集问卷14.2万份,全市综合满意度平均得分91.13%。各村(社区)班子成员、网格长、网格员深入网格掌握人员情况,包点单位每周报到开展志愿服务。

  深耕文明实践沃土。一是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在建成1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基础上,创建文明实践示范点18个、示范广场4个。二是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市、区组建了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注册志愿者达14.5万人,累计发布项目1.6万余个。三是常态化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定期策划文明集市、设置“心愿箱”和“服务菜单”等方式,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落实落细,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等文明实践活动超2.7万场,形成了“黎族竹木乐器”“身边榜样说”“蒲公英课堂”“随手拍 立即改”等工作品牌。其中海棠区“黎族竹木乐器”项目获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展示二等奖。

  坚持创建为民,全力打造文明和谐的宜居家园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三亚市树牢为民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广大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围绕测评体系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

  高位推动创建工作。三亚市将“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实施创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各类推进会、调度会,研究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建立起网格化管理机制,以“片长+网格长+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为驱动,全市划分为57个大片区、151个分片区、1280个网格,由市、区两级领导担任片长,定期会同职能单位前往包点片区协调处理难点堵点问题。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三亚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下足绣花功夫。改造升级的城区主次干道“三亚绿道”一期示范段全线贯通,建设了白鹭体育馆、鹿城大道等场馆道路,打通了部分城市交通路网。三亚市体育中心、崖州中心渔港等项目建成使用。各单位停车场均设立了无障碍停车位,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便利。机场车站、商超、医院、政务中心等窗口部门,均设立母婴室,为市民游客解决母婴出行喂养难题。不断规范农贸市场建设,先后对全市33家大型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增强城市发展“硬实力”。

  做“美”扮“靓”城市颜值。已完成23个山体养护服务项目,建设了20个城市公园绿地;建成区绿地率40.08%,城市绿化覆盖率42.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2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6.12%;不断改善市容环境,各区累计完成121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持续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组合拳”,维护城市美丽形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全市上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共计出动人员74.9万人次、清理卫生死角20万处。在清华大学发布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4”中,三亚市名列全国中小城市第二。三亚市健康城市建设“探索健康新模式 助力健康新发展”案例成功入选第十七届中国健康教育与促进大会交流案例。

  持续加强日常监督。依据《三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强化法治引领,在农贸市场、学校周边、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开展“门前三包”“十乱”等问题专项整治,共查处市容环境违法行为18.74万宗,罚款1332.07万余元,查处“十乱”违法行为17.86万宗,罚款68.86万余元。按照一查、二劝、三引、四处罚、五取缔的整治工作要求开展流动摊贩整治,引导教育流动摊贩合规经营。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对全市实地考察点位进行日常督导,督导问题通过“创文巩卫”APP手机终端进行报单派单并限时办结,推进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坚持创建惠民,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家园

  本着创建成果由市民游客共享的理念,三亚市以提升市民幸福度和满意率为追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抓实抓细各项民生实事。

  着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综合养老机构12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4家,居家养老服务覆盖121个村(社区)。大力推进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全市总托位数达到5236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达4.9个,有效减轻群众育儿负担。崖州湾科技城南开中学等18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成开学,西南大学三亚中学等14所中小学校挖潜扩班,新增学位11465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全面托管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华西医院领办三亚人民医院,三亚构建网格化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让三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建成暖“新”驿站220家、工会驿站100家、司机之家3个、快递员之家1个,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打造出集工间休憩、学习教育、组织活动、便民服务等为一体的“温馨港湾”。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三亚营商直通车”服务体系,拓展三亚“政企约见平台”服务深度和广度,上线“我要会商”功能,建立规范高效的政企沟通工作机制,落实开办企业“少跑腿、减费用”,实现“一网通办、一天办结”。优化政务服务改革,积极推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分3个批次完成600个行政审批事项平稳划转。已落实“全省通办”事项2134项,通办事项内容涵盖了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实现“一窗式”办理通办政务服务事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进一步保障市民游客权益,三亚市搭建了“三亚放心游”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平台,该平台保障商户已突破25.3万家,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各行业,实现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全覆盖,平台承接投诉总量共8091笔,解决问题案例628起,累计挽回消费者损失280余万元,游客满意度100%,先行赔付工作机制已成为调解旅游消费纠纷的重要途径。此外,还在旅游消费市场大力推广“一户一码”政策,创新融合“信用+智慧”一体化监管,将市场主体的无形信用以有形“信用身份证”公示于众,为市民游客消费再添一重保障。2024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受理市民游客环境类、秩序类、服务类诉求101503件,办结100879件,办结率99.39%,回访满意率98.2%;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两新”组织成员、基层乡贤等参与复杂矛盾调处,发挥市公安局“一村一警”、海棠区“海棠夜话”、吉阳区“曹操工作室”、天涯区“椰树下听民声”、育才生态区“稻田原野议事台”等基层治理品牌的作用,听取市民意见,化解矛盾纠纷,将矛盾问题从“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发现”,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鹿城美,最美是文明。未来,三亚市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让城市因文明更美丽,生活因文明更美好,为三亚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正能量、汇集精气神。H

  (作者系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本文责编/朱薇   邮箱/ 9553678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0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0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0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0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1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2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3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4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2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21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2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3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4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5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6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7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8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9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0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1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2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3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4页:理论琼崖
   第35页:理论琼崖
   第36页:理论琼崖
   第37页:理论琼崖
   第38页:理论琼崖
   第39页:理论琼崖
   第40页:理论琼崖
   第41页:理论琼崖
   第42页:理论琼崖
   第43页:理论琼崖
   第44页:理论琼崖
   第45页:理论琼崖
   第46页:文化传承
   第47页:文化传承
   第48页:文化传承
   第49页:文化传承
   第50页:文化传承
   第51页:文化传承
   第52页:文化传承
   第53页:文化传承
   第54页:文化传承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决策参考
   第58页:决策参考
   第59页:决策参考
   第60页:决策参考
   第61页:学思践悟
   第62页:学思践悟
   第63页:学思践悟
   第64页:学思践悟
   第65页:学思践悟
让文明成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最靓底色”
今日海南精神文明建设28让文明成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最靓底色” 2025-02-15 2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