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决策参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文|张朝阳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产品加工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打造生态型开放型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12·17”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全域热带岛屿,热带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性支撑性地位突出,贡献了约20%的GDP,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被列入四大主导产业。从结构上看,海南农业仍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种植业占比超60%,农产品加工多为初级加工,集中在造纸、饲料、椰子等领域,产业集中度低。2023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87:1(全国排名第25位),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对标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贸港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加快重塑海南农业发展新优势,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关键抓手,带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全面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深刻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意义

  农产品加工业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兴业、强县、富民的重要引擎。农产品加工可有效缓解农业季节性生产与均衡性需求的矛盾,通过将季节性、区域性、阶段性过剩的农产品转化为加工品,减少农产品转化市场价格波动,从而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产品加工业多聚集在县域,将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下沉,消费和市场下沉,重大投资和项目下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加速乡村工业化,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发展、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带动农村繁荣。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用工需求大,将有力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

  农产品加工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农产品加工业以企业为主体,直面产业需求,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和紧迫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农产品加工业以实现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转化为路径,是科技密集型产业,具备引入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突破性技术的天然优势,可以加速知识、技术等新型要素和传统农业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农产品加工业是培养和吸纳优秀科技工程人才的蓄水池,将串联农业新质生产力并整体性赋能,进一步打破传统农业的自然依赖和时空边界。

  农产品加工业是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扩大内需的有力支撑。农产品加工业辐射范围大,涉及国民经济21个行业中类、136个行业小类。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能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补链延链,又能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以点带面推动产业系统性优化升级,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投资门槛低、引资能力强,已成为中小微企业、外商投资参与的重点领域,各类农产品加工园区及配套设施是“两重”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支持的重点领域,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食品制造机械、加工专用设备是“两新”加力扩围支持的重要方向,对扩投资稳外资、优化投资结构具有重要牵引作用。农产品具有消费刚需属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能满足广大居民优质、营养、健康的结构性消费升级需求,贴近银发经济等消费热点,又能以高质量产品供给和服务引领消费、创造消费,塑造首发经济优势,将夯实消费基础、发掘消费增长潜力。

  海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比较优势突出

  产业链成型起势,产业基础好。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加速发展,2023年总产值达1900.8亿元,249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765.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38家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企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8.1%(全国平均增长率仅0.8%)。海南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加速聚能,椰子、橡胶、咖啡等特色产业集群拔节生长,湾岭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塔岭工业园、洋浦国际健康食品港等园区载体提质升级,椰树集团、奥斯卡粮油、大咖国际等龙头企业不断涌现。

  热带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海南地理条件优越,有2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海域、4269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2023年生产蔬菜632.9万吨、水果592.69万吨、水产品177.24万吨,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料支撑。海南是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全岛陆栖脊椎动物698种、维管束植物4689种,孕育的新奇果蔬、珍稀药材、优鲜水产、罕见昆虫微生物等具有巨大科学价值和开发潜力,为农产品加工业原料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源头活水。

  自贸港红利滚动释放,发展后劲足。海南是双循环的交汇点,连接14亿人口超大规模的中国国内市场和近7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这两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市场。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0.2%,增速居全国第二位,肉类进口额增长143.5%、出口罗非鱼增长36.5%。海南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自贸港核心政策加快落地,三张“零关税”清单持续扩容增效、原辅料清单增至356项、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不局限于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和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压力测试场景进一步丰富,85家企业已取得试点资格。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要壮大平台载体,创设农产品加工类自贸港重点园区,加快洋浦经济开发区、塔岭工业园迭代升级,推动各类传统农产品加工园区“瘦身”“增高”,形成一核引领、两翼支撑、多点协同的发展格局,提升园区基础设施能级,开放应用场景,优化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体系,推进园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要塑强产业主体,扶优培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梯次培育一批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生产协同、技术互补、要素共享的雁阵型热带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早日实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创设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强化链路贯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五链”深度融合,促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加速流通、高度集聚、集约高效供给,加强选择性政策与功能性政策精准协同发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产业政策与创新、财税、金融、贸易等政策衔接联动、集成创新。

  持续提升协同配套水平。要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和推广一批适应机械化生产、适合精深加工和休闲采摘、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新品种,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生产模式,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一批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产业化推进的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发展一批产地清洁、全程贯标、品质优良的特色种养基地。要完善加工体系,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做大做强水产、热带果蔬、特色经济林等优势特色产业,强化设计赋能,开发热带特色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结合消费趋势前瞻性布局宠物饲料、保健香化等破冰型产品。要升级流通消费网络,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优化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布局,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开辟进出岛“第二通道”,全链条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海南鲜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造农产品加工新品、名品、精品矩阵,培育一批产销运一体化供应链企业,深化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扩大“岛外销地仓”数量和规模。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要加强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发挥崖州湾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用足用好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综合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载体,把握产业需求、海南特色,瞄准“卡链处”“断链点”开展组织化系统化的核心种源、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性材料装备研发创制,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海南模式”,打造全球热带农产品加工创新策源地。要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滚动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更新完善产业、产品、技术攻关目录清单,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多措并举发展耐心资本,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发挥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型通用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做足“首发经济”文章,重塑农业先进生产力质态,推动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向柔性生产、离散制造等先进模式转型,开辟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制造、智慧农业大模型等新领域新赛道。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能级。要加快制度型开放,打造全球农业开放合作高地,主动对标RCEP、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优势,稳步扩大农业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开放,降低农产品关税水平,减少涉农产品非关税壁垒,加强农产品检验检疫、质量标准互认,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要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交流合作和功能对接,推动全球优质原料、资本、技术高质量引进来,用好用足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优势,打造国际大宗热带农产品中转加工中心,以“买全球”破解“产能地狱”,用“卖全国”更好服务内需大市场;鼓励产品、服务、标准走出去,以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建设牵引“全球南方合作”,发展委托境外加工等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突破“微笑曲线”,升级打造生态主导型农产品加工跨国企业。要提升对内开放能级,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深化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等区域的合作,加速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粤琼、湘琼合作产业园建设,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省内“三极一带一区”协调发展和重点园区交互赋能,探索农产品加工“三亚研发—海口生产—洋浦转运”等新模式。

  持续加速全产业链绿色转型。要加快生产全过程绿色化,发挥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环保技术装备,加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创新绿色服务供给模式,以资源高效整合和环境友好为发展导向,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绿色设计、材料、制造、包装、运输一体发展,全链优化,降低产业全链条能耗物耗和产品碳足迹水平。要加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抢抓“两新”机遇,加速农产品加工业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工、工艺换智、管理换脑、产品换代、能源换绿,助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核心零部件和高端制成品设计研发等方向延伸。要壮大循环经济,发挥好循环经济“穿针引线”作用,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引导农产品全价利用、跨界开发,发展农副产物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内、园区内、产业间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余压余热和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H

  (作者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 39466644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0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0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0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0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1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2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3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4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1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2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
   第21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2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3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4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5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6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7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8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29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0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1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2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3页:精神文明建设
   第34页:理论琼崖
   第35页:理论琼崖
   第36页:理论琼崖
   第37页:理论琼崖
   第38页:理论琼崖
   第39页:理论琼崖
   第40页:理论琼崖
   第41页:理论琼崖
   第42页:理论琼崖
   第43页:理论琼崖
   第44页:理论琼崖
   第45页:理论琼崖
   第46页:文化传承
   第47页:文化传承
   第48页:文化传承
   第49页:文化传承
   第50页:文化传承
   第51页:文化传承
   第52页:文化传承
   第53页:文化传承
   第54页:文化传承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决策参考
   第58页:决策参考
   第59页:决策参考
   第60页:决策参考
   第61页:学思践悟
   第62页:学思践悟
   第63页:学思践悟
   第64页:学思践悟
   第65页:学思践悟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今日海南决策参考58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2025-02-15 2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