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劲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建设自贸港的关键之年,省委在全省开展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旨在建设一支担当实干、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营商环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海南审计机关坚决响应省委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对海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保障作用,当好作风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一方面,狠抓审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实、高、新、严、细”的工作标准要求审计干部恪尽职守,为依法全面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审计监督,督促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确保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固本培元,坚定理想信念
习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厅党组始终把审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立根固魂上下功夫,在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使全体党员干部牢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每名党员应有的品质和应尽的责任。
二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审计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
三是精心组织作风建设大调研大研讨活动。开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作贡献”“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审计人”等活动,与全厅每名审计干部座谈,谈履职情况、工作收获、差距不足、改进方向,引导审计干部提高学习、领会、贯彻、执行的能力,补齐自身能力短板,做到“定位、归位、守位”,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跟得上”工作节奏,“干得动”繁重任务,“打得赢”大仗硬仗。
突出审计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成立审计委员会后,习总书记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更加凸显,审计机关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
一是牢记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注重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审计工作,以政治眼光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问题。
二是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治理效能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始终站在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加强对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注重从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立足经济监督、体现政治要求、维护政治安全。
三是认真履行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准确把握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定位,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审计委员会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全面准确报告审计情况、请示重大问题,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发挥好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细化各市县党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工作的路径、方式,推进审计办成员单位间协作配合机制建设,完善审计重大政策措施、改革事项和其他重要事项决策机制,确保审计委员会工作实体化、高效化、规范化。
从严从实治审,努力打造审计铁军
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坚持“实、高、新、严、细”的工作标准,要求审计干部做人要实、标准要高、观念要新、要求要严、工作要细,打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一是牢牢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坚持抓班子、带队伍、谋发展、上水平,主动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党组织书记述职、市县审计局局长向厅党组述职等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管党治党工作,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二是坚持依法审计。严格要求审计干部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要强化法治思维,于法有据、专业文明,恪守权力边界,规范审计行为,严格按程序办事,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面对矛盾和问题,发扬斗争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破难题、克难关上,勇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敢于亮剑,对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审深审透,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揭示和反映问题。
三是坚持廉洁审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对党员干部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防范审计干部被“围猎”的风险,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主动接受监督。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聚焦审计业务关键环节,加强审计现场管理、质量管控和廉政监督,把纪律作风抓实抓细,从严管理外出工作的审计干部,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四是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纪律作风、督查督办、审计质量管控、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坚决按制度办事,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持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提高执行力建设的有关要求,狠抓执行成效,要求审计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工作要形成闭环,凡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定期开展督查督办,对执行力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警示,强化跟踪问效,对落后者颁发“蜗牛奖”进行鞭策。
狠抓审计整改,服务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
审计整改质量好坏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厅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审计署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要求,狠抓审计整改落实。
一是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审计整改的重要性。审计发现的问题,表面看都是业务问题,仔细看多是政治问题。对审计发现问题看不到,是政治领悟力不够;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看到了不整改,是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不够。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如果把审计工作当作是“看病”,那么审计发现问题仅仅是完成“诊断”的过程,审计以后的整改才是“打针吃药”的治疗环节,才是“动手术”的环节。厅党组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推动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依法依规、严肃严格抓好整改。
二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深化审计整改工作。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省委审计委员会每两个月、省政府每月专题研究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结合审计、巡视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动员、部署和推动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把审计整改作为作风整顿重要内容,列入各市县和省直各部门党史学习教育的“自选动作”,要求各市县党委、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党政同责和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督促落实。要求审计机关要加大审计整改“回头看”力度。厅党组成立专门的整改督导组,深入各市县和省直相关部门强化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以审计整改的成效,体现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和作风整顿的成效。
三是扭住问题不放整改不彻底不收兵。沈晓明同志强调,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要坚持“三个不放过”,即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结果不满意不放过。厅党组坚持以巡视标准督促被审计单位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压实整改责任,分类施策抓整改。为深入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建立审计部门发现问题机制、审计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和省审计厅与省财政厅联动协作机制,加强省委审计委员会组成单位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审计成果运用、问题线索移送后的查办、专项检查督查等方面的协作。不断完善“纪审结合”“巡审结合”工作机制,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有效贯通,形成监督合力。
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海南审计人将忠诚履职,不辱使命,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精神,以更加严实和优良的作风,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保障作用,在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扛起审计新担当、体现审计新作为。H
(作者系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 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