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文化传承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海瑞母亲谢氏重视家风教育说起
海瑞文化公园。邝晓美/摄

  文|谢可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调研时又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今天,我们重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倍感亲切,深受教育。

  优良的家教家风是不断激励一代代华夏儿女奋然前行的重要力量源泉。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留下了良好家风的典故,出生于海南琼山(今海口市)的千古名臣海瑞也是如此,其母亲谢氏从海瑞儿时便注重家风教育。海瑞,祖居位于海南省屯昌县新兴镇石峡村,出生于琼山,四岁丧父,由其年轻的母亲谢氏守寡养育。据《海忠介公行状》记载,“太恭人(海瑞母亲)年方二十有八,矢志励节,日夜于公(海瑞)偕寝处,口授孝经、学、庸诸书。”正是母亲谢氏孜孜不倦的长期教诲和优良家风的涵养孕育,才造就了为世人所敬仰的“海青天”,这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家风与个人成长、与社会传承的密切联系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启示之一:优良家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好的家教是维系和促进家庭幸福和谐的重要支撑,而优良家风则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有序并彰显文化素养、价值观导向和美好愿景追求的一种精神风貌,因此,高度重视优良家风建设,必将有利于催生健康的社会风气,必将为培植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思想提供鲜活的社会土壤。

  启示之二:优良家风孕育高尚品格,影响人生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持之以恒地加强家教并有力地培育好优良家风是助力每个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始发港”,是促使人们增强正确荣辱观念和人格修养的“助推器”。因此,注重从小抓实抓牢家教家风教育,有利于强化“治未病”工作,有利于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把牢防线、严守底线。这方面,苏轼的母亲程氏也为人们树立了标杆,作出示范。

  苏轼的母亲程氏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在教幼年苏轼读《后汉书》至《范滂传》时,苏轼问母亲程氏:“儿若要做范滂,你许我吗?”“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母亲程氏的凛然回答,如源头活水开启了幼年苏轼的心智。母亲程氏严格的教育,不断矫正并强化着苏轼的立世准则与后来的为官之要。而苏轼又以自身嘉言懿行润物细无声地影响身边与后世的人。

  启示之三:优良家风代代相传,而培育优良家风需要追根溯源。因为优良家风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标识牌”,它融凝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节气、“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恒,德之同也”的道德品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觉悟、“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的深邃思想、“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为大”的审美教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忧患意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革新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宝贵的优秀传统美德资源。对于这些能够从源头上培植优良家风的宝贵美德资源,我们应该尽力去深挖之、拓展之、转化之。大量实践证明,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越深越细就越有利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来滋养、涵育、浸润、陶冶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优良家风惠及社会,不良家风为祸一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并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动员全社会大力推进优良家风建设,这不仅是坚持从严治家、造福子孙后代的“好抓手”,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硬要求”。特别是领导干部,应立足于这一认知,沉下心来聚精会神地上好优良家风这一“必修课”,带头廉洁齐家,坚决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行止有度”,带头“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努力“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务求“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勇于自我革命,不断从灵魂深处检视自身,及时纠正己过。同时,还须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严格教育要求亲属子女,用实际行动带头从培育和建设优良家风层面温润民风、纯朴社风,并努力涵养党风政风不断向上向好。

  时光荏苒,千百年过去,先贤已逝,但优良家风永传。无论是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还是画荻教子、不发宿藏等,这些鲜活而生动的例子无一不说明了家风对子女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如今传承优良家风的接力棒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要继续熟读精思、赓续光大,谱写新时代优良家风传承的新篇章。H

  (作者单位:屯昌县纪委监委)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 39466644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头条
   第06页:学习头条
   第07页:学习头条
   第08页:学习头条
   第0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1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2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3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4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1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2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3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4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30页:文化传承
   第31页:文化传承
   第32页:文化传承
   第33页:文化传承
   第34页:文化传承
   第35页:文化传承
   第36页:文化传承
   第37页:文化传承
   第38页:文化传承
   第39页:文化传承
   第40页:文化传承
   第41页:学思践悟
   第42页:学思践悟
   第43页:学思践悟
   第44页:学思践悟
   第45页:学思践悟
   第46页:学思践悟
   第47页:学思践悟
   第48页:学思践悟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决策参考
   第58页:决策参考
   第59页:决策参考
   第60页:市县连线
   第61页:市县连线
   第62页:市县连线
   第63页:市县连线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从海瑞母亲谢氏重视家风教育说起
今日海南文化传承36从海瑞母亲谢氏重视家风教育说起 2023-11-15 2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