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学思践悟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速推进我省劳务品牌建设
2023年海南省劳务品牌推介大会于11月21日在海口会展工场举行,“文昌鸡师傅”进行品牌推介。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供图

  文|赵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我省紧密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提速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其中“文昌鸡师傅”被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评为“2023年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

  在符合海南实际的劳务品牌发展道路上跑步前进

  今年以来,我省人社就业部门赴湖北、江苏、宁夏等地学习好做法,总结本省经验,特别是聚焦产业规模小、品牌“散小弱”、市县经验缺乏的问题,探索省级示范、市县推动、企业参与的发展路径,以“琼字号”劳务品牌为突破口,加快品牌建设。目前,全省各市县在建劳务品牌40个,涵盖家政、建筑、餐饮、农业、传统文化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海南劳务品牌共带动就业43.31万人次,其中脱贫人口5992人;培训8.38万人次,取证6.21万人次;年产值302.44亿元,累计劳务收入或经营收入21.75亿元。

  政策引领,形成劳务品牌建设合力。2023年5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分类型分层次分领域培育劳务品牌;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所在市县围绕园区产业类型,打造医疗健康、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方面的中高端技能型劳务品牌;统筹就业补助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及各行业专项资金等多种渠道资金,保障劳务品牌基地建设、技能培训、品牌推广、典型激励等工作。实施意见的印发,为我省劳务品牌指明了发展方向,解决了各市县在资金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劳务品牌建设步入正轨。

  省级示范,以“琼字号”打造劳务品牌“样板间”。如何实施劳务品牌建设?如何突破产业规模和劳动力人口的限制,解决劳务品牌“散小弱”、同质化竞争激烈、影响力不足的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影响市县相关工作推进。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主动担当,于今年4月印发《关于印发“琼字号”劳务品牌培树方案的通知》,深挖特色劳务,统筹同类资源,探索发展路径,打造劳务品牌“样板间”。整合热带农业产业链,打造“热带新农人”品牌;在和乐粽子、定安粽子、儋州粽子三个地方特色产品的基础上,提炼“海南粽师”劳务品牌;以装配式建筑“金牌住工”为支柱,整合“东方工匠”“白沙建筑工”等相关品牌,发展“琼筑劳务”品牌;紧密结合我省新能源汽车政策,打造“海南新能源汽修师”劳务品牌。从摸底建库、培训增量,收集岗位、推荐就业,挖掘典型、加强宣传等方面着力,指导承接市县建设劳务品牌,基本形成“品牌+培训+就业”的模式。接下来,还要继续围绕传统技艺、乡厨、特色小吃、医药生产等方面培育更多劳务品牌。

  与此同时,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积极打造展示交流平台,于2023年11月21日举办海南省劳务品牌推介大会,重点推介文昌鸡师傅、琼菜师傅、海南新能源汽修师等10个特色劳务品牌。

  市县推动,劳务品牌成为产业和就业“金字招牌”。在实践中,各市县逐步认识到劳务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积极作为,打造符合地区产业特点、文化特色的劳务品牌。2023年10月,“文昌鸡师傅”被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评为“2023年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文昌鸡师傅”已开展各类培训35批次,培训群众3990人,累计帮扶3760户脱贫户和低保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解决近2万人的就业问题。临高县发挥金牌港园区装配式建筑企业聚集效应,利用闲置的隔离板房打造装配式建筑培训基地,举办技能竞赛,展示劳动者风采,扩大品牌影响。乐东县承担“海南热带新农人”劳务品牌建设任务,按照“展示农民奋斗新形象、赋予农民就业新技能、打开农民增收新路子”的要求,整合热带农业劳务资源,包括栽培、种植、采摘、包装、销售等环节,先期依托海南智卉科技有限公司围绕金钱树产业建设劳务品牌基地,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镇村的农民创业,提供柔性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屯昌县着力打造“大昌叔”“小屯妹”品牌,在家政方面,储备月嫂、保洁、养老陪护、医院病护服务型人才约2800人;在乡厨方面,培育乡厨队伍85支,带动就业2430人。

  企业参与,直接联通劳务人员与就业市场。文昌市依托海南传味文昌鸡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品牌,开展订单式培训,目前文昌市抱罗镇传味文昌鸡产业园已经成为国内最先进的文昌鸡养殖园区之一。临高县人社就业部门与金牌港园区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等装配式建筑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打造“金牌住工”劳务品牌,联合开展技能培训和用工对接,为相关企业输送就业1489人,其中本地劳动力735人。海口市把劳务品牌培训基地设在新能源汽修龙头企业和技校,打通培训与就业的通道,10月13日“海南新能源汽修师”劳务品牌首期学员在海口市城西镇政府服务中心正式签约。

  影响全省劳务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

  虽然海南劳务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广东、湖北、广西等地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一是部分市县没有充分认识劳务品牌建设对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意义,推动力度不强,氛围不浓。二是产业规模和就业带动力有限,品牌效应不明显。湖北省“蕲春艾灸师”劳务品牌带动蕲艾全产业链从业人员30万人,年创造劳务经济收入90亿元,我省劳务品牌差距较大。三是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劳务品牌的标准化水平不高,比如培训标准、就业联动机制等还没有完全建立。

  下一步主要工作

  为加快推进劳务品牌建设,我们将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引领,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对市县的指导,开展一系列劳务品牌宣传推介和就业对接活动,引导其参加全国性展示交流活动,以典型示范带动,营造劳务品牌创建浓厚氛围。二是科学规划,提高产业契合度。深入调研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用工,发掘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资源,部门联动做好品牌发展规划,提高品牌带动就业、产业的能力。三是精准培育,壮大劳务品牌。推进劳务品牌基地建设,以基地联通培训和就业;高标准制订培训课程,着力培养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技能劳动者,提高竞争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以大规模就业提升品牌效应。四是完善机制,规范品牌发展。研究制订劳务品牌认定标准、培训标准、商标使用规范等,提升品牌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助其掌握品牌挖掘、培育、使用的相关知识,规范、高效开展工作。H

  【作者系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文责编/朱薇   邮箱/ 9553678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头条
   第06页:学习头条
   第07页:学习头条
   第08页:学习头条
   第0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1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2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3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4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1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0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1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2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3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4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5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6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7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8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29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30页:文化传承
   第31页:文化传承
   第32页:文化传承
   第33页:文化传承
   第34页:文化传承
   第35页:文化传承
   第36页:文化传承
   第37页:文化传承
   第38页:文化传承
   第39页:文化传承
   第40页:文化传承
   第41页:学思践悟
   第42页:学思践悟
   第43页:学思践悟
   第44页:学思践悟
   第45页:学思践悟
   第46页:学思践悟
   第47页:学思践悟
   第48页:学思践悟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决策参考
   第58页:决策参考
   第59页:决策参考
   第60页:市县连线
   第61页:市县连线
   第62页:市县连线
   第63页:市县连线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提速推进我省劳务品牌建设
今日海南学思践悟44提速推进我省劳务品牌建设 2023-11-15 2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