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海南师范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海南师范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师教育能力提升,探索高校党建育人新路径,在实践中形成“1234”党建育人体系,以“一项行动”“两张清单”“三大品牌”“四个方案”为抓手,不断提升党建育人引领力、组织力、协同力、执行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海师篇章。
开展“一项行动”,提升党建育人引领力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党建引领。海南师范大学党委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教育强国赋予师范院校党建的新使命,制定实施《中共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巩固创优为导向,分年度设立阶梯式行动目标,通过5个方面的20条具体措施,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融入学校党建,推动学校党建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重点培育足球学院、首批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分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等。学校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获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位教授入选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名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1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层面立体培育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学校《多维·立体·融合:“五位一体”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的建构与探索》入选2024年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创新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场域”等9个典型经验被全国高校思政网宣传报道。在该行动计划的引领推动下,学校党的建设更加深入严实、有力有效,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型起势。
细化“两张清单”,提升党建育人组织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高校育人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学校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有力保障,离不开广大师生党员的模范引领和主动担当。海南师范大学党委深入推进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聚焦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的提升,对标对表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研制实施“两张清单”(《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工作清单》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分类落实清单》),分级分类明确学校党委、二级党委、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工作职责,构建“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形成明责知责、履责尽责、考责问责的闭环式落实机制,切实推动党建实效转化为育人成效。为确保党建育人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学校还改革实施“亮牌上岗制”“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等9项制度,全面转作风、办实事、促发展,以一流作风建设护航“两张清单”落地见效。近年来,学校基层党建育人成效逐步彰显,获批3个全国、10个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学生获评首批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3个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尤其是在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要事面前,党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不断彰显。2024年,为确保台风“摩羯”灾后学生顺利返校复学,机关21个党支部240余名党员组建3个志愿服务队开展卫生清理,组建5个灾后重建突击队开展倒树救扶工作,8个工作组救活了3000多棵大树,涌现出大量冲锋在前、敢于担当的先进典型。
构建“三大品牌”,提升党建育人协同力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持续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分层分类构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党建育人“三大品牌”。
一是面向本科生构建“榕树实践育人品牌”。学校挖掘76年办学历程积淀的“榕树精神”及其蕴含的育人元素,依托共青团“榕树”育人实践工程,围绕德育培养、职业成长、社会知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五个方面搭建育人平台,坚定不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培育的“潜栅测海——基于光纤光栅的快速响应海洋温深传感器”项目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斩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五指山市毛纳村生态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以黎族茶药为例展开调研与思考》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道上斩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海南省唯一获得红色专项一等奖的项目。学校组建的榕树青年宣讲团,先后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被评为“海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二是面向研究生构建“红色歌剧思政育人品牌”。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总体思路,将红色文化资源融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研究生开学第一课为契机,以“红色歌剧进思政课堂”为核心,创设“党委书记讲思政课+歌剧表演”的“首课”形式,打造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是面向党员干部构建“五星级党建双创品牌”。为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创新开展“五星级党支部”创建和“五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将优秀党支部和党员的标准设置成五颗星的创评指标,引导广大党员对标创建。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域推广,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党支部和党员。2025年,学校评选出6个“五星级示范党支部”和45名“五星级示范党员”,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对标争先的活力。
落实“四个方案”,提升党建育人执行力
学校党委结合海南省委、省政府支持海南师范大学建设一流师范大学的部署要求和海南省委教育工委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落实“1+3”四个方案为抓手,一统三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着力提升党建育人的执行力。
一是聚焦“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学校党委研制《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激发内生动力建设一流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2024—2030年)》,锚定2030年建成国家师范教育基地、跻身全国一流师范院校行列的目标,推动党建与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同部署、同谋划、同落实,以党建带动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各项任务的创新落实,以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各项成绩检验党建成效。
二是聚焦“大思政课”建设。学校党委牢固树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意识,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学校发展实际,研制《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一主四大”为核心的学校“大思政课”育人模式,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形成党委抓总、二级党委抓实、各有关单位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思政课”建设“大格局”。
三是聚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党委坚持以优秀校园文化涵育时代新人,研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2024—2028年)》,突出实施四大类36项任务,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各项任务落实的全过程,构建具有海师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是聚焦“安全稳定”建设。学校党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校园安全责任意识,研制《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方案(2024—2028年)》,细化任务,实化举措,压实责任,以“党建红”确保“安全绿”。H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 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