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南海撷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忆“双楼”
矗立在海甸溪的百年钟楼。苏弼坤/摄

  文|张海国

  海口一对双胞胎,桥板全村泥水仙。

  钟楼骑楼传百世,报时遮雨侍万人。

  钟楼筹办周成梅,骑楼工艺张承恩。

  钟声回荡叙历史,街道延伸忆功臣。

  钟楼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物,海口骑楼则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钟楼和骑楼犹如一对双胞胎,一同成长,一起见证海口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1928年,为适应对外通商需要,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发动海外侨胞集资兴建钟楼,历时一年竣工。海口最早的骑楼则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即现在的博爱北街。据统计,海口骑楼式建筑占地2.5万平方米,共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爱南路、中山路、新华路、得胜沙路和解放路这五条街。尤以中山路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约39座。2004年,笔者曾陪同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尉健行同志参观骑楼,他为这一集中连片的骑楼建筑感到震撼,感慨说“没想到海口能有这样集中连片的骑楼建筑群,说明之前的海口商业发达程度很高”。

  海口是近代华工出洋的口岸之一,设有外国招工中介设立的收买华人和经办华工出国事务的机构和猪仔馆多处。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第五辑里有这样一段叙述:“从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间,仅通过客运出洋的海南人就有24.47万人,平均每年1万余人,而通过其他途径出洋的人数也不少。”据资料记载,1915年至1916年,南洋橡胶和锡锭销路十分畅通,已经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的华侨汇回金额丰裕,年达2000多万元。当时海口商业发达,社会资金充裕,购买力强。由于商业发达,过往商轮频繁停靠海口码头。上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遍布上述五条街,这就是海口骑楼集中连片的主要原因。

  成功的建筑项目的背后,往往有着一个优秀的建筑团队。笔者在诗中说的“泥水仙”是对泥瓦匠的尊称。海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海甸新埠撑竹竿(摆渡),山旺桥板土水枪(泥瓦匠),攀丹九村卖粉汤,红坎坡做叮糖。”这条顺口溜,基本上讲述了这几个区域老百姓的从业情况,其中从业技术含量最高的是桥板村的“泥水枪”。

  清末民初,桥板村出了三个著名的建筑领军人物:张承恩、郑道吉、刘开贵,这三个人的祖室建在一起。张承恩家居中,郑道吉家在张家前面,刘开贵家居后。当地老百姓说,这是风水福荫他们三家,才出了这三人成为海口建筑的领军人物。张承恩是技术工匠,他用一碗水就能测出室地基水平线。张承恩擅长公庙祠堂的雕刻技术,主持了海口早期骑楼和庙街装修设计、放大样及工程施工指导,他把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骑楼建筑风格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又在建筑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外墙体的浮雕花纹上有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工艺。

  据说,现在海口龙塘、十字路、永兴等地建传统房室的工匠人,都是张承恩的后人或徒弟。可惜他积劳成疾,1915年就去世了。可喜的是张承恩的儿子张光明在郑道吉、刘开贵的提携下,继承了父亲的技艺,也成为当时的技术骨干。张光明参与了1932年郑道吉、刘开贵承建的海口“五层楼”建筑。1928年郑道吉承建海口钟楼,1932年刘开贵承建海口海关时,张光明均是当时建筑队伍中的技术骨干。海口海关落成后,由于张光明不但有建筑方面的技术,还会电工,就被德国人留在海关工作,直至海南岛解放。解放后他在新中国海口海关工作,上世纪50年代是七级技工,月工资98元。由于工作积极,被党组织吸收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5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首届全国海关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由于历史原因,张光明在“文革”期间先是受到冲击被关押,后来又被放出来参与钟楼的改建工作,张光明因此成为两次参加海口钟楼建设的传奇人物。

  正是有了无数像张承恩、郑道吉、刘开贵这样的建筑人的努力,有像周成梅这样的开明商人出资,海口才能有钟楼和骑楼等历史性建筑。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真实地记录了海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省会城市的历史。如果说钟楼和骑楼是海口的双胞胎,那么,商业便是钟楼和骑楼一起降生的胎盘和营养。

  我们回忆历史,并不是一味地怀旧,而是要很好地总结历史经验。当前,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海南自贸港建设风生水起,希望今人能很好借鉴历史和别处经验,利用好中央给予海南的优惠政策,把海南建设得更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H

  (作者系省政协原副主席)

  本文责编/陈慧   邮箱/ 171661049@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要言要论
   第06页:博鳌聚焦
   第07页:博鳌聚焦
   第08页:博鳌聚焦
   第09页:博鳌聚焦
   第10页:博鳌聚焦
   第11页:博鳌聚焦
   第12页:博鳌聚焦
   第13页:博鳌聚焦
   第14页:博鳌聚焦
   第15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16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17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18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19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0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1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2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3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4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5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6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7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8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29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0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1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2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3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4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5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6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7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8页:大开放 大改革
   第39页:生态文明
   第40页:生态文明
   第41页:生态文明
   第42页:生态文明
   第43页:生态文明
   第44页:生态文明
   第45页:生态文明
   第46页:生态文明
   第47页:生态文明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决策参考
   第57页:学思践悟
   第58页:学思践悟
   第59页:学思践悟
   第60页:学思践悟
   第61页:学思践悟
   第62页:学思践悟
   第63页:学思践悟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忆“双楼”
今日海南南海撷萃65忆“双楼” 2023-03-15 2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