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主题教育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调查研究写好“土特产”文章
在位于东方市大田镇的海南农垦广坝农业产业基地的雪茄种植园中,农户正忙着搬运采摘好的雪茄叶。袁琛/摄

  文|李林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土特产”各有侧重、又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可以为科学决策服务。把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土特产”这篇文章做好,需要在“下笔前”做好调查研究,掌握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客观规律,把“土特产”相关要点研究透,从而找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办法和路径。

  坚持立足实际进行调研,做好“土”字文章,找准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土特产”的“土”主要是从一方水土中开发乡土资源,发掘农业产业功能价值。“土”基于一方水土,我国各地乡村不同的资源条件构筑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到乡土资源的优势,找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一是找准资源优势。《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了解客观事实是调研的“源头活水”,要通过调查研究,研究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文化积淀,挖掘乡村本地各类资源,找到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路径,选准产业发展方向。二是发掘竞争优势。在占有大量有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科学把握乡村因地制宜的“宜”和“不宜”,推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区域优势的产品。同时,要深入研究周边地区的特色产业,在横向对比中研究彼此的优势劣势,实现错位发展,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避免出现乡村产业雷同问题。三是研究政策优势。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大批促进农村创业创新的政策,从“人、地、钱”等方面持续加大财政、信贷、保险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要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梳理,找到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的契合点,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比如,为扶持文昌鸡产业发展,文昌市政府出台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这就为当地乡村发展文昌鸡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调研,做好“特”字文章,确定乡村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土特产”的“特”主要是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独具竞争优势的产品。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口市施茶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一是研究在产品开发上体现差异性的方法。调查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要了解现有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针对产业发展基础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产业差异化发展的路径。针对当前人们对乡村产品的需求转向文化体验、田园风光、生态休闲的现实,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二是研究在产品品质上体现优质性的路径。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追求质量更好、品质更优的农产品。当前农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仍然存在,整体上精细化程度不高,品质方面仍需加强。要引导广大农村产业从业者强化品质意识,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进而推动质量兴农。三是研究在产品营销上体现精准性的对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方式更为多样。通过调研,找准当地产品的定位,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农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用心培育更多有影响力的品牌,加强品牌管理,促进品牌营销,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农业品牌。

  聚焦效益提升进行调研,做好“产”字文章,扩大乡村产业发展的增值空间

  “土特产”的“产”主要是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要立足乡村的特色资源,面向市场需要,推动乡村产业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

  一是在延展产业链上下功夫。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目前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推进乡村“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教多元融合,努力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由卖半成品向卖产品转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三亚博后村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了餐饮、培训等业态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及其衍生经济已成为博后村的支柱产业。二是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通过分析当地的资源和基础条件,思考如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得生态。科学运用调研工作成果,一方面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促进农业产业向绿色、有机、生态方向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通过产业化的方式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让生态资源变成“金饭碗”。三是在联农带农富农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综合运用座谈访谈、实地核实、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当地村民的意见,了解其需求与期盼,获得更多一手资料和真实有效的信息。据此研究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和目标,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就业岗位留给农民,保障农户参与特色产业的应有利益,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从全产业链各环节享受更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H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海南省委组织部)

  本文责编/朱薇   邮箱/ 95536782@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封关运作
   第06页:封关运作
   第07页:封关运作
   第08页:封关运作
   第09页:封关运作
   第10页:封关运作
   第11页:封关运作
   第12页:封关运作
   第13页:封关运作
   第14页:封关运作
   第15页:封关运作
   第16页:封关运作
   第17页:封关运作
   第18页:封关运作
   第19页:封关运作
   第20页:封关运作
   第21页:文化建设
   第22页:文化建设
   第23页:文化建设
   第24页:文化建设
   第25页:文化建设
   第26页:文化建设
   第27页:文化建设
   第28页:文化建设
   第29页:文化建设
   第30页:文化建设
   第31页:文化建设
   第32页:文化建设
   第33页:文化建设
   第34页:文化建设
   第35页:文化建设
   第36页:文化建设
   第37页:主题教育
   第38页:主题教育
   第39页:主题教育
   第40页:主题教育
   第41页:主题教育
   第42页:主题教育
   第43页:主题教育
   第44页:主题教育
   第45页:决策参考
   第46页:决策参考
   第47页:决策参考
   第48页:决策参考
   第49页:决策参考
   第50页:决策参考
   第51页:决策参考
   第52页:决策参考
   第53页:决策参考
   第54页:决策参考
   第55页:决策参考
   第56页:工作交流
   第57页:工作交流
   第58页:工作交流
   第59页:工作交流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工作交流
   第63页:史海钩沉
   第64页:史海钩沉
   第65页:南海撷萃
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调查研究写好“土特产”文章
今日海南主题教育43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调查研究写好“土特产”文章 2023-10-15 2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