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决策参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1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数促智 化智赋能 推动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建设

  文|袁之报  蒋文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与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贸港、尽快实现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推动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建设,以数促智、化智赋能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工作抓手。

  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的标志,是全面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基础。封关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海关相关制度、清单目录,通关操作规程,建设一、二线口岸封关运作的配套设施等,其中的重点之一是建设海南自贸港海关通关系统,即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

  《智慧海南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海南省口岸安全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大力发展新技术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构建监管更智能、风险防控更精准、服务更便捷的口岸安全智慧监管体系。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在多个场合强调,着力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要围绕“放、管、建、立、试”,做好全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三智”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创新赋能,持续推进海南自贸港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形成一套“管得住、放得开”的海关监管模式。省委书记沈晓明调研海关口岸监管工作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通关环节的管理机制,落实好贸易便利化各项政策,推动通关流程去繁就简和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作出新的贡献。省长冯飞调研海口海关时强调,要围绕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以制度集成创新构建海关新型监管模式,引入社会监管,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为此,海关总署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规划海关监管从信息化到数字化迭代升级,提出了“一人一码”“一企一册”“一物一链”“设备智联”和“融合指挥”数字化管理创新方式,逐步完善“筑基、汇数、增智、赋能”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内容,加强与海南省数字化转型无缝衔接,促进海关智慧监管更上新台阶,为诚信守法者提供最大的通关便利,让失信违法者受到精准打击。

  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的现状与不足

  “筑基”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是海关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自贸港形势下航空和海运方面的国家标准。二是海关现有机房面积、存储容量、网络通信能力严重不足,将无法满足自贸港网络、计算及存储的需求,且不具备扩建条件。三是海关视频网络一线摄像头像素普遍较低,线路带宽不够,隶属关和业务口岸未与总关实现级联,调用的图像质量和调用效率无法对视频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取形成结构化数据,不能满足指挥中心的需求。四是信息安全设备大部分使用年限已久,设备性能已经不能达到等保三级安全防护要求。

  “汇数”需要逐步完善。一是海关自贸港智慧监管所需大数据底数不清,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摸清底数,多方合作,实现共享共建共用。二是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不足,大数据池、数据仓库、数据湖等仅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大数据管理工具和应用工具,大数据高并发、高可用、快速开发、高敏捷性等能力不足,缺乏将现有多个数据源进行整合管理机制。三是“汇数”的机制尚不完善,全省智慧监管大数据的“进”“出”统一管理和应用不够,没有实现大数据需求有目标,“进”“出”有依据,应用有效果,安全有保障。

  “增智”需要不断提高。一是大数据智慧化应用程度有待加强,目前海关数据的使用主要在统计和查询方面,算法模型的应用仅限于局部应用场景和初始阶段。二是自贸港海关大数据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够,将大数据理论和应用场景结合是自贸港海关监管智慧平台迫切的任务。三是基于区块链、知识图谱、人工智能、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在海关智慧监管中应用仍需不断加强。

  “赋能”需要持续推进。一是国家关于数字政府的建设目标是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海关数字化转型尚不充分,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智慧化应用水平,持续赋能把关、服务。二是没有脱离业务的技术,也没有脱离技术的业务,海关信息化技术和业务创新是相互制约、相得益彰。三是海关监管机制的创新需要大数据的加持和赋能,通过数据流重塑业务流,通过数据互通加强执法互助。

  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建设的建议

  现行海关核心业务系统主要是以进出境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等业务执法为主线设计的信息化系统,以实现“进系统、标准化、留痕迹、可追溯”功能。随着海南自贸港海关监管各项政策逐步实施,封关前压力测试,数字政府转型需要,海关监管需要融入全岛、全链条、全过程政府监管,实现与地方政府多跨协同。因此,海关监管需要在现有信息化系统基础上构建另外一条以数据流为主线的数智化体系,通过海南省数据可信共享交换平台和其他地方政府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实现监管对象全过程数字化、全链条监管、全方位服务。一是在海关监管内部实现数和数关联、数和物关联、数和机关联、数与人关联、数和企关联,建立“一人一码”“一物一链”“一企一册”。二是通过数据可了解货物、物品、人员等监管对象的时间轴、空间位置、轨迹行程、监管状态。三是通过实物可实时查询到所有关联的数据流,进行不同场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在事前、事中、事后实现海关监管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精准布控、辅助执法、无感通关、关税核算、稽核查、反走私、疫情防控、数字沙盘、数字指挥等功能,确保先“管得住”再“放得开”。

  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智慧应用水平,统筹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数智化体系各个阶段的有效衔接。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应纳入海南自贸港建设顶层设计框架,即在传统以业务为主线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以数据为主线的数智化体系,全面做好数字化转型,用数字将人、物、工具、场所、场景、活动、历史等串联起来,梳理企业、货物、人员等监管对象全流程业务环节,实现跨行业、跨部门协同。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不同的执法主体、服务对象,在不同的业务环节,不同的应用场景,建立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执法辅助,提高把关效率和精准防控,加强精准服务能力。

  厘清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外部逻辑关系,实现与海南省数字化转型无缝衔接。海关智慧监管平台的建设要充分满足海关总署和海南省政府要求,梳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明确平台自身定位,厘清与海南省信息化平台,以及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单位系统的关系,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充分释放数据潜能,赋能业务创新,建设海关监管数智化体系,全面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具体参见下图)

  坚持多跨协同,制度重塑,全方位提高便政、便民服务水平。构建数智化体系的目标是在保持现有法律层面上的部门职责和执法流程的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建立大数据中心,做好数据在海关内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流转和关联。基于海关执法对象,在不同环节进行多部门、跨行业业务协同、数据协同,通过特定的主题将多部门数和数关联(如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码等),特定的载体将数和物关联(如健康码、商品码等),在部分领域,允许企业自证合规,上传关联数据,获取监管便利,实现各部门间执法分段。数据不断,服务不停,每个执法对象在生命周期中数据不断积累,画像不断完善,执法更科学,服务更精准。在数据能够协同的基础上,进行体制上的创新,将多个部门的执法和监管流程进行整合和协同,实现制度重塑。通过数据流将不同部门间的业务进行串联、并联,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服务互通,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便政、便民服务水平。

  加强数字基础建设,保障数智化体系顺利推广。建立数智化体系需要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一是针对大数据需要搭建大平台,如数据中台是所有数据智能化、场景归一化、业务模型化的处理工厂。它是业务的抽象和数据的沉淀,打通割裂的业务系统,消除数据壁垒,实现部门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业务中台是通过制定标准和机制,把不确定的业务规则和流程通过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手段确定下来,利用标准化的业务模块来实现业务和系统能力共享,减少人与人的沟通成本,最大限度的提升协作效率,支撑海关监管业务敏捷化创新。AI中台实现海关业务应用场景的算法不断迭代更新,持续提升海关监管业务和对外服务的智能化。边缘计算平台实现中心与边缘多级算力灵活调度,可部署在口岸一线,适应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业务复杂场景应用的需求。在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算法平台、边缘计算平台等支撑下,融合指挥平台统筹利用海关、政府、企业各类数据资源,实现自贸港海关监管数智化体系“一网监管”。二是建立分布式算力中心,包括总关数据中心的算力,机场、码头等一线口岸边缘计算能力,解决将来算法广泛应用过程中,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三是加大数据共享和分布式应用。不断完善监管对象的知识图谱,理顺业务背后的数据关联关系,在总关和隶属关不同的应用场景,如法律法规提示、监测预警、监管、查验、布控、税管、稽核查、智能审图、决策指挥等,部署不同的算法模型和可视化平台。四是加强安全保障。数智化体系对安全和效率要求更高,需要加强数据的分级分类保护,拓展网络、平台和数据安全的态势感知能力,做好网络和数据库安全日志分析工作,全力保障网络、平台和数据的安全。

  全面拓展数智赋能场景,构建完善的数智化体系。数智化体系是在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赋能,很难实现一步到位,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可在重点领域、重点场景、重点风险方向进行重点攻关,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前期应用主要包括国门安全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口岸快速通关、现场查验、执法辅助、智慧税管、智慧稽核查和智慧便民服务等方面。海关监管数智化体系是以新型数字基础设置为支撑、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开放创新的协同监管体系,可拆解为一大基础设施和七大创新体系。一大基础设施指的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数智化体系的“地基”,七大创新体系指的是“三横”“四纵”。“三横”是指数据资源体系、开放创新体系、协同监管体系,是数智化体系的“横梁”;“四纵”是指政策法规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系统,是数智化体系的“立柱”。“三横”“四纵”承载了自贸港海关数智化体系的基础资源、重要手段、关键目标和支柱。数据资源为海关数智化转型提供基础资源,开放创新是海关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协同监管是海关监管数智化转型的关键目标。“四纵”分别从政策、组织、安全、标准四个维度,为海关数智化转型的系统性建设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图谱。“三横”“四纵”将全面支撑自贸港海关监管智慧通关、智慧关税、智慧缉私、智慧风控等方向的应用创新。

  加强数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大数据+业务融合型数字化专业人才。基于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及长期性,海关业务数智化转型亟需融合型数字化专业人才。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如项目建设、高校进修、自我学习、专项培训等方法。二是引进外智,合作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研究,培养一批了解理论方法、掌握新兴技术、熟悉业务流程的复合型海关人才,形成长期稳定的数字化人才梯队。H

  (作者单位:袁之报,海口海关总工程师;蒋文玉,省司法厅)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要言要论
   第06页:要言要论
   第07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08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09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0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1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2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3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4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5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6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7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8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19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20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21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22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23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24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25页:强信心 开新局
   第26页:学思践悟
   第27页:学思践悟
   第28页:学思践悟
   第29页:学思践悟
   第30页:学思践悟
   第31页:决策参考
   第32页:决策参考
   第33页:决策参考
   第34页:决策参考
   第35页:决策参考
   第36页:决策参考
   第37页:决策参考
   第38页:决策参考
   第39页:决策参考
   第40页:决策参考
   第41页:决策参考
   第42页:决策参考
   第43页:决策参考
   第44页:决策参考
   第45页:他山之石
   第46页:他山之石
   第47页:他山之石
   第48页:他山之石
   第49页:他山之石
   第50页:痛点难点
   第51页:痛点难点
   第52页:痛点难点
   第53页:一线调研
   第54页:一线调研
   第55页:一线调研
   第56页:一线调研
   第57页:工作交流
   第58页:工作交流
   第59页:工作交流
   第60页:工作交流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南海撷萃
   第63页:南海撷萃
   第64页:南海撷萃
   第65页:南海撷萃
以数促智 化智赋能 推动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建设
今日海南决策参考31以数促智 化智赋能 推动海关智慧监管数智化体系建设 2023-01-15 2 2023年01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