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段万义
年的氛围已渐渐苏醒和拔节,海南过年小吃也随之在食肆内倾情绽放。其中,小小京果组团迎面扑来,毋庸置疑C位强劲在线。
不受风雨阻挡,京果极具仪式感的集结,像年关游子热情奔赴久念的故乡,又似春节未归的人儿与家人相互记挂的情感分配。
京果是有独特腔调的。圆柱形的京果小巧饱满,若小拇指般粗细,有的活似长花生。未裹糖的京果色泽金黄,温润可人。侧逆光下,它浑身通透,仿佛童年里遥想一桩单纯的心事。轻折一颗京果,里面呈现蜂窝状,横断面像极了海南火山岩石,布满了许多不规则的小孔,让人思绪纷飞到不同寻常的通道与光阴。
儿时对裹着一层糖霜的京果尤为钟爱。糖霜犹如很多水晶碎粒,仿若邻家阿妹的真诚微笑。执一根京果,必先美美地品鉴一番外层的晶糖。它们与牙齿相互叩响了惊心动魄,继而诞生融化的甜蜜加持,一场美妙的沦陷就顺利启程了。如此味觉从未落幕,一直追随现今忙碌的脑海。
味道的确是一种时光机。随着咬断京果“嘎嘣”一声,年幼时舌尖上的记忆纷至沓来,载着温暖浓郁的乡愁。那时,老屋厨房似是奶奶侍弄美食的“道场”。至今执拗地认为,从奶奶手中做出的珍馐美馔,绝非全部仰仗原材料的“上好佳”,而高超技能和爱的深沉才是必备硬核。自然,香甜京果也同样具有如此真实表达。奶奶的纯手工制作技艺,是她向家人告白的最好的语言之一。从粉至果的完美叙述,奶奶充当了很好的摆渡人。将糯米粉、面粉加开水搅拌成团,添少许食用油和麦芽糖,在奶奶起承转合的手势中揉压进阶。松弛好的面团与适量泡打粉充分缠绵渗透,伺机而动,被擀成厚薄均匀的片条状,而后被切成许多小长块。下锅油炸,以大漏勺娴熟地不停翻滚。起锅火候把握全凭丰足经验,多一时则过焦,少一刻即太嫩。之后,熬糖点醋,尽糖霜完满包裹之能事。备用果子参与其中,反复翻炒,最后撒一层白砂糖至冷却。另一类正宗的新鲜京果荣耀登场,赢得赞不绝口。
由清朝时进贡给京城皇族的地方果品,变身为民间传统的年节茶点美食,京果的确不负众望。京果借助香气引导和释放自身的味觉锋芒,角逐于酥脆甜爽之江湖。时不时顺手来几根京果,勾连那份挡不住的诱惑,致使还未罢口,便生想念。甚至,耍一点小杂技,将京果抛至半空,之后迅速仰脖张嘴,接住一份小小的滑稽或挫败,但开心表演终会引来众人快乐的掌声及欢笑。
两种海南京果颜值有别,味道也略存差异,满足挑剔的味蕾与身体的需求。一种没有过多糖分的协同合作,甜味自然较淡。其外层金黄,里子略白,便有“金裹银”之说。另一种则得益于糖的鼎力相助,金黄表皮再包裹了一层外衣,似襁褓中的婴儿多了几许呵护,又有“银包金”的美誉。咬一口金,嚼一口银,京果将发财吉祥的寓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京果已市场化和产业化。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些京果回家发发吉兆,希冀生活节节红,这种风俗习惯已在海南人心中生生不息。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把茶言欢,京果作为茶点成就最佳标配之一。京果与茶饮相拥于口腔,妥妥地犒劳肠胃与精神诉求。年节琼岛,暖阳春意,茶香萦绕,轻拂而氤氲于笑脸。果香与茶香融合在一起,平和甘甜与清香相生,落喉舒爽,越久越有味道,这既是一种滋味生活,也书写一丝人间烟火。此刻,忆起三亚南山寺门前有块“圆融”石刻。圆融,即破除偏执,圆满融通,圆融终得无碍。无碍,即心无挂碍,行无所碍。食一京果,饮一香茶,新年终得圆满融通、行无所碍。H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