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高效精准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文|赵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也对做好就业保障做出了部署,强调要“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近年来,省人社就业部门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以精准高效的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全力构建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以建设“就业驿站”为突破点,迅速完善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基层就业工作人手不足,服务方式手段和服务能力有限,服务覆盖面、精准度、便捷性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是公共就业服务的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海南启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精心打造“就业驿站”。按照“试点引领、逐步铺开、串珠成链、覆盖基层”的思路谋划网点建设,就近为群众提供用工咨询、求职登记、现场招聘、信息发布、现场洽谈、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综合服务。2022年5月,首批“就业驿站”运营,成效明显。“就业驿站”服务影响力快速扩大,品牌深入人心,至2024年11月,全省建成运行的就业驿站达261家,其中50余家加挂劳动关系协调站,建成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乡村5公里”的就业服务网络,打通就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各驿站已累计走访和接待劳动者60多万人次,帮助30万人次劳动者务工就业。同时,开发“海南好就业”小程序,该平台对所有注册登记的求职者、用人单位提供“一对一”服务,承诺登记注册后24小时内联系服务。目前,“海南好就业”已成为求职招聘热门平台,登记求职者18万人,浏览访问量逾200万人次。“海南就业驿站”相关经验做法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人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推广。

  以培育专业队伍为切入点,充实基层就业服务力量。海南培养一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队伍,就近就地提供专业服务。一是培育“三支队伍”。从2021年起,通过深入挖掘、培训提升,组建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乡村匠人“三支队伍”,已逾7000人。发挥各自掌握用工需求信息、身怀一技之长、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势,带动务工就业20余万人次,带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促进各地规范用工、安全用工。二是培优职业导师。从2022年起,组建了一支100人的职业导师队伍,制定了《海南省职业导师管理规程(试行)》,开展金牌职业导师评选,开发优秀指导课程,设置专门职业指导室,每个工作日均有职业导师值班;组织职业导师下沉市县招聘会现场、重点产业园区、高校、就业驿站开展面对面职业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以就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三是培养基层服务人员。采取线上线下培训、巡回送学、走访互学、路演交流等形式,提高400多名驿站服务人员业务能力,促进就业驿站提质增效。在全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能力培训和竞赛,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一名工作人员在基础公共就业服务竞赛中夺得全国第八名,获得“全国十佳选手”称号。

  以推动品牌和技术赋能为着力点,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为加快劳务品牌建设,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十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以“省级打样、市县跟上、企业主唱、群众共享”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品牌建设;面向社会征集一批“琼字号”劳务品牌,整合行业资源共建共享;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制定品牌标准,提升品牌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海南黎锦工”“文昌鸡师傅”“椰嫂”等8个劳务品牌亮相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成果展,“文昌鸡师傅”获评“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截至2024年11月,海南劳务品牌共带动就业50万人次,开展培训14.16万人次,发放证书10.97万人次。

  以支持重点群体就业为着重点,开展系列专项服务活动。对困难群体实施分类帮扶,构建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及时发现、分类帮扶、动态管理机制。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开展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晴天行动”,累计为全省4.29万名困难人员建立就业帮扶档案,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7万人;开展长期失业人员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对9.2万名长期失业人员的联系率、服务率分别达89.41%、87.30%。以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切入点,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建好用好21个高校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提供优质的生涯规划、政策咨询、岗位推荐、创业帮扶等就业服务128项;开展“海南学子 就在海南”留才行动,采取进校园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小而精、专而优”的校园招聘,举办系列校招活动100场;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组织市县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1131”就业服务,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03万人,已落实去向1.88万人,帮扶就业率达92.58%。开展“雨露计划”毕业生精准帮扶行动,截至2024年11月底,实现就业率99.19%。开展海南省创业服务活动,内容涵盖“创业项目优选”“创业服务助创”“创业平台育创”“创业典型培育”“创业成果展示”等五大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创业服务活动227场,创业导师开展创业指导237场次,服务对象1.32万人次。通过实行精准的服务举措,让服务“往下沉”、把政策“送上门”,打造“零距离”的创业服务,支持各类群体创业。

  以数字融合为创新点,突出就业服务精准性便捷性。按照人社部“一库一平台”要求,以公共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经办需求为主要事项,升级改造海南省公共就业服务管理系统,同步接入海南省政务一体化平台、“海易兑”财政资金支付平台,提高数据共享、证照互认水平。认真梳理形成统一的经办标准、办事指南、申报材料、办结时限、补贴标准、经办流程等内容,实现全省“一网通办”“全省通办”。稳岗返还、单位社保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事项实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模式,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促进应享尽享政策落实。开发“海南好就业”小程序在全省就业驿站推广运用,将“身边的驿站”变成了“手中的驿站”。

  我省就业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服务网点方面,“就业驿站”承担了大部分就业服务职能,主要由人社部门管理,公共就业服务与当地基层治理没有高效融合;有的服务网点布局不够科学,亟待调整;有的网点业务赋能不充分,应当加强服务供给;有的网点人员流动大、服务能力较弱,亟须提升能力。

  在服务能力方面,部分就业驿站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特别在农村的就业驿站,条件比较艰苦,服务人员频繁变动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三支队伍”,特别是农民工劳务带头人,多数是自发形成,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对用工安全、劳资纠纷处理等劳务相关政策掌握不多;职业导师主要集中在省级层面,服务能力参差不齐。

  在服务成效方面,虽然依靠丰富的服务供给支持全省就业局势稳定,但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反映了公共就业服务的精准性还不够高。

  促进我省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优化网点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保障。对位置较偏僻、辖区内劳动力人数较少的站点,采取“撤、并、移”等方式进行优化;积极推动就业公共服务融入基层治理范畴,将就业服务列入街道(乡镇)、村(社区)组织主项事项清单,并视情动态调整;推动各级行政部门赋予基层网格员就业服务职能,更好地提供就业服务。

  提升队伍能力,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开展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人员的业务经办能力,促进政策落实,待遇应享尽享,业务“畅通领、安全办”;指导市县加强驿站服务人员培训,掌握基本就业创业政策、信息收集和岗位推荐服务技巧,保持良好服务形象。开展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活动,促进职业指导相关工作在全省实施,扩大服务供给,推动各类求职人员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培训,逐步推开求职者的求职能力实训,提高求职就业成功率;充实优秀就业服务项目、成果、案例、微课课程体系,为实现基层就业服务人员的常态化、系统化学习和培训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推动发展,实施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个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瞄准老问题,倒逼新思路,以“海南就业驿站”为主要抓手推进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以精准高效服务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规范便捷的政务服务、精准高效的职业介绍、机制完善的重点帮扶、供需匹配的技能培训、专业细致的职业指导、特色鲜明的劳务品牌、勤劳有为的“三支队伍”、组织有序的劳务协作、贯穿全程的创业服务、坚强有力的权益保障……一系列有效的举措保持全省就业大局稳定。

  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兜牢民生底线。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以及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加快完善就业支持体系。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要求建立帮扶档案,动态掌握就业意愿、技能水平、心理状态,确保底数清、情况明,采取职业指导、就业推荐、职业培训、创业支持、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帮助就业,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兜牢民生底线。

  增强数字赋能,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大力加强数字赋能,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集中劳动者就业失业情况、重点群体就业服务需求,以及各类用工主体用人需求信息,及时将就业失业数据回流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点;加强与各级综合服务平台的链接、服务场景的集成以及与社会治理网点的有机融合,全力打通就业数据与社保、公安、民政等系统数据的连接通道,形成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智慧化服务格局。H

  【作者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头条
   第06页:学习头条
   第07页:学习头条
   第08页:学习头条
   第09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0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1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2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3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4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5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6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7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8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9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0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1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2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3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4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5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26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27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28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29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30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31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32页:理论琼崖
   第33页:理论琼崖
   第34页:理论琼崖
   第35页:理论琼崖
   第36页:理论琼崖
   第37页:理论琼崖
   第38页:理论琼崖
   第39页:理论琼崖
   第40页:理论琼崖
   第41页:理论琼崖
   第42页:理论琼崖
   第43页:理论琼崖
   第44页:理论琼崖
   第45页:理论琼崖
   第46页:理论琼崖
   第47页:文化传承
   第48页:文化传承
   第49页:文化传承
   第50页:文化传承
   第51页:文化传承
   第52页:文化传承
   第53页:文化传承
   第54页:文化传承
   第55页:学思践悟
   第56页:学思践悟
   第57页:学思践悟
   第58页:学思践悟
   第59页:学思践悟
   第60页:学思践悟
   第61页:企业一线
   第62页:企业一线
   第63页:企业一线
   第64页:企业一线
   第65页:企业一线
以高效精准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日海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24以高效精准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12-15 2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