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理论琼崖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激发自贸港建设澎湃活力

  文|黄叶峰

  金融,是“国之大者”,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贸港,不论是决战封关运作“一号工程”,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都离不开优质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持。这需要金融机构立足海南实际,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海南打造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特色金融体系,激发自贸港建设澎湃活力。

  深刻把握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意义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是金融机构对国家金融体制改革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提升人民群众金融获得感的关键举措。

  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增强自贸港发展动能。海南自贸港作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科技创新是其核心驱动力之一。而科技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科技金融的有力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加大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够有效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海南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擦亮自贸港发展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金融机构应围绕海南“向绿图强”以及争当“双碳”优等生等目标任务,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项目,引导资金流向低碳环保领域,助力海南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深化普惠金融发展,激发自贸港发展活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离不开大量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离不开“三农”的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服务网络,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新市民群体以及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

  探索养老金融发展,增进自贸港民生福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金融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海南正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每年吸引大量“候鸟”群体来琼,养老金融发展空间广阔。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如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提供便捷的养老金领取和支付服务、参与养老社区建设等,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养老金融服务。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提升自贸港发展潜力。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未来经济运行的新形态,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意义重大。海南具有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正加快推进“向数图强”。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如升级移动支付、优化线上信贷产品、丰富场景应用等业务,提升客户体验,同时加强风险防控能力,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环境。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海南金融系统认真落实中央部署,紧紧围绕自贸港建设,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上积极探索,个别领域已经初见成效。但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金融服务还需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着力打通金融优质资源流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通道。

  科技企业信贷风险高,银行核额难依然存在。近年来,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但目前科技型企业大多属于高成长性、轻资产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并且风险缓释能力较弱,使得金融机构在对其进行信用评估和融资授信时面临诸多挑战。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在考虑对科技型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融资授信时,往往会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而持谨慎态度,导致许多具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绿色信贷低价竞争较为激烈,银行业务拓展难度较大。海南拥有光能、风力和海洋资源等发展绿色产业的独特资源优势,以及国内唯一面向国际的碳排放交易场所,享有发展绿色金融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正是这些优势,使得在绿色信贷领域,部分产业之间的竞争很激烈,特别是同业之间的低价竞争现象较为普遍,给银行在拓展相关业务时带来较大的挑战。目前,大型央企及国有企业在海南省县域地区布局的风电、光伏等重点项目期限往往较长,经济资本的占用也相对较高,如果定价过低,将难以实现盈亏平衡,进一步增加了银行业务拓展的难度。

  养老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银行授信存在困难。目前,海南养老产业正处于从初创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然而,养老产业在金融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养老产业通常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回收周期较长,回报率相对较低。其次,养老项目往往缺乏足够的抵质押物,尚未形成成熟的金融产品模式,难以进行规模化推广和复制。目前,海南约有150家养老企业,但大多数养老机构规模较小,呈现出“散小乱差”的特点。这些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银行在评估其信用风险时会更加谨慎,增加了银行授信的难度。

  银行的普惠业务数字化经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银行在推进普惠业务的数字化经营方面已经有一些场景建设的初步尝试,例如上线了“烟户贷”“环保椰壳贷”“南繁育种贷”等产品,但业务挖掘深度还不够,导致业务量相对较小,对“两增”贷款的增长贡献显得不足。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银行需要进一步提升场景服务能力,特别是特色服务的定制能力。

  把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着力点

  当前,海南金融发展宏观环境在改善,风险在收敛,有利因素在形成,要素在快速集聚。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分类施策、系统推进,不断增强金融支持自贸港建设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自贸港科创高地建设。首先,积极与国家科研平台、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园区等科创载体加强对接合作,支持打造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医疗健康等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业态。同时,锚定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客群,提供更加便捷的审批绿色通道,主动加大授信力度,优化业务评审流程,缩短企业融资链条,从而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其次,深入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路径,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机制,缓解科技型企业在获取额度授信方面所面临的困难,提高其融资的成功率。积极探索引入政府风险补偿金、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等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分散和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为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此外,通过整合股权、债权和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为科创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提供全方位、多场景的金融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促进自贸港绿色低碳发展。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围绕促进海南能源结构优化,大力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特别关注海南核电以及万宁、儋州等地的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积极参与清洁能源岛建设。同时,优先支持低碳减排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绿色信贷保持较快增长。抢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渗透率快速上升的机遇,积极支持充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充分利用央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重点支持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或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的工艺流程优化、工业锅炉技改、设备更新改造以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重点项目。加强对“碳中和贷”“生态旅游贷”“林权抵押普惠贷”等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推动绿色金融的全面发展。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赋能自贸港多元主体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贸港内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的效能,构建一个覆盖面更广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多种途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一方面,扩大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采取了一系列普惠金融发展措施,包括增加金融供给、降低费用、让利于企业,以确保小微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强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重点关注批发零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商圈商户、涉农主体等重点行业和群体,开展了多项专项行动,为这些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强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的金融服务,筛选优质合作项目,确保资金精准投放。积极探索支持设施农业现代化的新途径,例如开展高端农机具设备贷款和农机装备融资业务,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地方层面,积极参与“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创新,将创新思维与数字化改革紧密结合,致力于在产品创新和推广方面实现新突破。通过不断完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快对“普惠e贷”“兴农e贷”等重点产品的应用推广。在充分评估风险、确保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场景订制项目的打造,形成具有交行特色的场景订制服务。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一行一链”、项目制批量拓客的优势,深入挖掘普惠供应链金融的需求,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在银行端融资通道过窄的问题。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挖掘自贸港银发经济潜力。首先,不断推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金融产品,并创新养老产业园区的融资担保模式,为海南自贸港的养老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其次,积极与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宣传与推广。同时,致力于加强公私部门间的联动合作,进一步细化目标客户名单,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海南居民提供更便捷的个人养老金计划参与途径,逐步提升账户开户数量及缴费规模。再次,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适老服务体系,线上持续完善手机银行、买单吧等APP的老年关爱版本功能,以满足老年用户的需求;线下不断优化网点的适老化环境,提升服务体验。此外,进一步深化与海南省内众多养老服务机构及银发经济相关企业的合作,聚焦“旅疗结合”“旅养结合”等新兴业态和模式,探索并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养生+医疗”养老金融服务新模式。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赋能自贸港数字经济发展。在建设服务渠道方面,交行手机银行通过整合智能发现、财富管理、轻便体验、客户专属等创新亮点,持续提升全流程的企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全面覆盖所有个人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更迅速、更强大、更富趣味性的数字金融新体验。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业务领域,深入探索与民众福祉保障相关的场景需求,积极促进“惠民就医”服务在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普及。通过实施“信用+无感支付”的创新支付模式,实现就医支付流程的无缝对接,提高数字金融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效率。在民生服务领域,积极投身海关总署离岛免税电子支付项目的试点工作,为离岛免税商户提供多元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涵盖信用卡支付和在线支付等多种渠道。此外,加强与外部优秀平台的合作,与中企云链等产业链平台紧密合作,引导海南地区的企业通过线上方式处理银票出票、贴现以及快易付“秒放”等业务,让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完成金融事务,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减少运营开支。H

  (作者系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本文责编/陈慧   邮箱/ 171661049@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学习头条
   第06页:学习头条
   第07页:学习头条
   第08页:学习头条
   第09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0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1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2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3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4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5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6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7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8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19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0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1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2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3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4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第25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26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27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28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29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30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31页: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32页:理论琼崖
   第33页:理论琼崖
   第34页:理论琼崖
   第35页:理论琼崖
   第36页:理论琼崖
   第37页:理论琼崖
   第38页:理论琼崖
   第39页:理论琼崖
   第40页:理论琼崖
   第41页:理论琼崖
   第42页:理论琼崖
   第43页:理论琼崖
   第44页:理论琼崖
   第45页:理论琼崖
   第46页:理论琼崖
   第47页:文化传承
   第48页:文化传承
   第49页:文化传承
   第50页:文化传承
   第51页:文化传承
   第52页:文化传承
   第53页:文化传承
   第54页:文化传承
   第55页:学思践悟
   第56页:学思践悟
   第57页:学思践悟
   第58页:学思践悟
   第59页:学思践悟
   第60页:学思践悟
   第61页:企业一线
   第62页:企业一线
   第63页:企业一线
   第64页:企业一线
   第65页:企业一线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激发自贸港建设澎湃活力
今日海南理论琼崖40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激发自贸港建设澎湃活力 2024-12-15 2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