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市县动态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营商“软环境” 助力文昌经济“硬发展”
▲为确保实现2024年常态化发射,发射场的设备生产和现场施工同步进行。图为文昌市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工地。袁琛/摄

  文、图|文昌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今年以来,文昌全面落实省、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市场主体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工作重点,通过再造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模式、转变服务方式,以排头兵姿态奋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能,形成营商环境建设、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和信用建设“四面一体”的新格局。

  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N”集成创新。围绕“1”个主题,即“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从优化土地收储供应和获得建筑许可两个领域集成创新,出台“N”个相关配套政策,实现“1+N”集成创新改革。目前,文昌市已出台“联编联审”“预审批”“零审批”等12个相关配套措施,最大化缩短项目拿地开工建设的时间。如,创新联编联审模式,实现政府投资项目联合编制、联合评审初步设计方案和建筑设计方案,同步办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只需要跑一次、交一套资料,即可实现“一套申请材料”共享,“一套申请材料”审查。全流程审批事项较改革前压缩了30%,申报材料压缩了50%,审批时限压缩了50%以上。创新“预审批”模式,在建设单位尚未取得土地权属文件等暂不具备法定审批条件的情况下,实行后置手续提前介入、提前咨询、提前辅导,精简申请材料80%以上,压缩审批时间至少60天,大幅压缩工建项目落地开工前的审批环节和时限。

  以“小切口”提升“大环境”。项目建设与投产运营离不开水、电、气、网以及排污接入等市政服务,以往企业需向供电、供水、供气和供网等单位分别申请,接受多次现场踏勘,环节多、流程繁琐,往往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还会出现重复开挖、资源浪费等问题。为解决企业建设与投产的痛点,文昌市推出水电气网及其他市政接入联动报装模式。将原来水电气网报装和城市污水接入的分头勘查和独立报装进行整合和集中,大大缩减项目报装接入时间,提高水电气网报装及其他市政接入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全力打通便民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市政报装接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以“高频事项”推动“省心办”。文昌市以市场主体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社会民生领域部分高频许可事项,探索实施“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和“信用+一证多址”改革工作,通过“主动对接、勘前指导”“高质踏勘、高效审批”等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审批“省心”服务,让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在全省率先推出“无感审批”制度创新举措,依托海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按照选取的业务事项导出审批信息并进行分析,主动选取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设立代办帮办专员,一对一服务企业群众,并提供免费寄送服务。依托“信用+告知承诺制”的便利化审批模式,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定向告知和代办帮办,整个过程申请人无需来回跑腿即可拿到审批结果,全程可实现企业群众“零跑动”。为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文昌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在了解到海南云富渔业有限公司计划扩充生产线增加产品类型的需求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接,多次到厂区现场对该企业在功能分区、设施设备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勘前指导,同时对申报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解答,为企业申证提供便利化服务,让企业少走弯路,给企业发展规划送上一剂“强心剂”。

  以“店小二精神”温暖“企业心”。文昌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全力打造“文昌项目管家”代办帮办服务品牌,积极转变服务方式,设立专门的“代办帮办”服务窗口,组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班,挑选审批业务骨干担任“服务专员”,实行专人“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整合全市帮办服务资源,打破全流程审批中“条”与“块”的分隔限制,持续增加审批服务供给,解决企业在项目审批中的烦心事、揪心事,全力护航企业发展,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此外,文昌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首席服务专员结合“万名干部下企业”“我陪群众走流程”服务行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深入企业一线,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准确把握企业审批服务需求,通过企业促进室为市场主体提供“代办帮办”及上门审批发证等服务。2023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政企面对面”服务活动9次,帮助54家企业协调项目在建设、融资、生产、销售等全流程生命周期遇到堵点、痛点问题,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增产提效,推动文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推进综窗改革,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文昌市推进综合窗口受理制改革,合理调整大厅窗口布局,实行服务功能分区分块,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分领域设置综合受理窗口,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设置。目前已开设工建项目审批、社会民生事务、税务、不动产、人才服务等分类综窗,综窗覆盖率突破90%。全面提升自助服务能力。在动车站、汽车站、银行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置20处便民服务站,在政务大厅外侧建设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布设警务通等自助设备,办事人员无需下载手机APP以及其他客户端软件,通过有效证件即可登录自助终端完成高频事项办理,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全面提升办事便利度。在政务服务大厅设“制证中心”窗口,将制证环节集中至一处,将多个盖章手续合并至一次,统一出证让证照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民。聘请24名政务服务“体验员”并开展体验活动,助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在文昌市政务服务大厅试行预约延时服务,梳理一批办件量大、办事频率高且紧密关系民生的政务服务事项,根据群众预约需求,提前预约办件时间、提前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在政务大厅为企业群众提供预约延时服务,确保满足企业办理业务的需求。打造志愿服务队伍。设志愿服务站,对进入政务大厅办事企业群众进行引导服务,引导弱势群体优先办理业务,在服务企业群众方面积极作为,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

  在全省率先探索打造“信用园区”。印发《文昌市信用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构建“1+1+N”信用制度体系,打造园区治理新格局。目前已出台“信用+审批服务”等应用场景细化方案,印发《文昌市产业园区“信用+审批服务”第一批事项清单(试行)》,包含免证办、信即办、承诺办三种模式。同时,全面推动“信易+”工作,目前文昌市已创建“信易批”“信易+通信”“信易医”“信易服”“信易住”“信易影”6个信用应用场景。尤其是“信易批”,在金椰分平台开设“免费邮寄”“容缺受理”“专人代办帮办”3项应用场景,为信用良好的个人提供更多便捷服务。2023年10月起,依托省一体化平台推广使用信用等级审批服务,实行信用等级分档管理,构建“信用越好、审批越易”的模式。H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要言要论
   第06页:要言要论
   第07页:要言要论
   第08页:要言要论
   第09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0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1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2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3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4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5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6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7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8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19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0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1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2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3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4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5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6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7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8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29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30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31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32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33页:重点园区
   第34页:重点园区
   第35页:重点园区
   第36页:重点园区
   第37页:重点园区
   第38页:重点园区
   第39页:重点园区
   第40页:重点园区
   第41页:重点园区
   第42页:市县动态
   第43页:市县动态
   第44页:市县动态
   第45页:市县动态
   第46页:市县动态
   第47页:市县动态
   第48页:市县动态
   第49页:市县动态
   第50页:市县动态
   第51页:市县动态
   第52页:市县动态
   第53页:市县动态
   第54页:市县动态
   第55页:市县动态
   第56页:市县动态
   第57页:企业回音
   第58页:企业回音
   第59页:企业回音
   第60页:企业回音
   第61页:工作交流
   第62页:工作交流
   第63页:工作交流
   第64页:工作交流
   第65页:工作交流
优化营商“软环境” 助力文昌经济“硬发展”
今日海南市县动态48优化营商“软环境” 助力文昌经济“硬发展” 2023-12-15 2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