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湖南省人民政府驻海南办事处
12月的海南,微风和煦,环境宜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越冬旅游。椰城海口迎来一批追求好环境的客人——来自湖南的100多家重点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参加“湖南现代农业+新零售全产业链走进海南自贸港”推介活动。一众湘籍企业家带着希望走进海南自贸港,亲身体验海南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实际变化。
“湖南商户在海南的‘胡椒事业’形成一定规模后,我们可以发挥海南自贸港优势,开展跨境电商直播,节约物流成本。”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赞对未来在琼发展非常乐观。近年来,在各驻琼湖南商会和办事处的努力下,海南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湖南企业前来创新创业。
商会云集
环境优越,吸引湘商协会
营商环境好不好,驻琼湘籍商协会最知道。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多湖南企业带着“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走进海南自贸港,并在当地组建商协会。据海南省湖南商会统计,目前在琼各地湖南商会已达18个,分布在海口、三亚、琼海等城市,会员企业超过4000家。商会的建立代表着企业家们对该地经济发展前景特别是营商环境的肯定,同时也增强当地市场信心,产生集群效应,吸引更多企业来琼创业。得益于在琼湘籍商会的带动效应,得益于海南包容开放的营商环境,海南又先后成立了17个在琼湖南高校校友会。
海南自贸港“五个自由加一个有序流动”,特别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湖南企业来咨询。海南省湖南商会负责人表示,目前在琼湖南商会的数量和体量呈增长趋势。“企业家们最关心的,主要是营商环境好不好。说白了就是希望办事创业不麻烦,省心。这方面海南确实在努力,同时还积极听取我们湖南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
项目落地
简化流程,项目推进顺利
营商环境好不好,推进在琼项目的湘商最知道。位于东方市临港工业园的海南(东方)自由贸易港先进制造产业园(湘琼合作)项目可谓进展神速。“5月开始接触,6月20日正式签约,8月20日集中开工,预计明年3月主体封顶,下半年投产运营,效率非常高。”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湘科集团三家首开区入园企业由衷点赞,海南方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力度令人印象深刻。
无独有偶,位于海口的海凭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也如火如荼。“我们非常认可海南的特色产业政策和相关配套服务,特别是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这给我们招商团队和合作伙伴很大的信心。”产业园总经理黄长林表示,产业园要想建设好,要看企业主观投资意愿,更看客观营商环境。
此外,在农业领域,湖南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在三亚南繁育种基地深耕,继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事业,近年来诸多项目产出丰硕成果。作为全国首个发布南繁规划的省份,湖南对海南南繁事业长期关注,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共同支持南繁科技企业的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得到两地高度肯定。“目前南繁基地共有湘企50余家,近1500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长期奋斗在南繁一线。”
未来可期
取长补短,湘商建言献策
谈及对海南自贸港未来营商环境的建议,湘商们给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一是坚持“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不动摇,特别是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一点湖南和海南都在为之努力,两省相互竞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种认识根植于各级政府和部门,广泛传播并形成社会共识。二是坚持对标国际通行规则规制。“多向新加坡、迪拜、鹿特丹等国际先进自贸港学习取经,找差距,补短板。”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扩大开放,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以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抓手,争取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自贸港。三是建立系统的工作机制。坚持总体思维,引入系统概念,从政府政策到企业行为,从媒体宣传到社会认识,要形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合力。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看重解决问题能力,以结果论成败。加强基础设施、基础条件、基础工作“三基”建设。
湖南和海南,湘商与海商,跨山越海,双向奔赴,各美其美,各得其所。大部分驻琼湘商对自贸港营商环境建设抱有积极态度,也期望海南省政府能多听取商协会的意见建议,多举办相关座谈会、吹风会,进一步将湘琼合作交流活动长期化制度化。“海南发展好了,我们湖南生意人也开心,我们会坚持做湘琼两地交往的使者,为促进两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H
(执笔人:谢承霖)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 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