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纬华 叶欢
县域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和提升需要评价体系和参考依据,本文以县域旅游发展为例,在对标国际案例和自身发展状况基础上,构建一个全面的旅游发展指标体系,有针对性选择代表性县域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验证,识别其潜在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优化策略,为推动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参考。
对标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需要对标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佛罗里达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其在旅游资源开发、市场营销、服务质量提升,尤其是高质量旅游体验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提升海南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中国香港:综合吸引力的典范。香港虽然以城市景观著称,但其郊野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也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自然体验。同时,其历史遗迹和现代艺术的文化多元性,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体验。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国际机场,极大地提升了香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新加坡:服务质量与创新体验的结合。新加坡虽然面积有限,但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和旅游体验的创新,吸引一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如滨海湾花园,成功地将城市与自然融合,创造了独特的城市绿洲,为游客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同时,其先进的旅游基础设施,也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极高的便利。
美国佛罗里达:家庭娱乐与休闲的天堂。佛罗里达以其阳光沙滩和温暖气候吸引了大量滨海旅游爱好者,沼泽地和国家公园也为自然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机会。佛罗里达注重对家庭游玩市场的开发,以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成为众多家庭娱乐与休闲的首选目的地。
瑞士:高端旅游的典范。瑞士以其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和清澈的湖泊吸引了众多寻求自然和冒险的游客。瑞士的文化设施及丰富活动,增强了其作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其高端酒店、精致的旅游服务,以及高效的交通网络,为游客提供了很好的旅游体验。
上述地区的旅游发展案例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几个重要启示:
一是创新驱动旅游产品开发。上述地区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体验吸引了全球游客。对海南而言,这意味着不仅要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还要在旅游体验创新上下功夫,建议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或开发以海南独特生态为主题的可持续旅游项目。
二是智慧旅游与数字化转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了对传统的交通和住宿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外,还应重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服务和管理,在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为旅游业务提供数据支持。
三是探索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对标国际,海南需要在旅游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这不仅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还涉及通过旅游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发展社区旅游,让当地居民直接受益。
四是全球营销与品牌建设的深度融合。在市场营销方面,海南需要采取更为战略性和创新性的方法。这包括利用故事叙述和文化元素来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将海南的旅游品牌推向全球。
海南县域旅游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为了全面评估和提升海南区域旅游的发展,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以下针对海南区域旅游发展的五个关键指标,活力、动力、魅力、潜力和管理具体分析。
活力。游客数量和结构:根据阳光海南网发布数据,虽然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25.9%,但2022年海南接待游客总人数仍达到6003.98万人次。国内游客仍占绝大多数,旅游淡旺季明显,客流集中在冬季和春节期间。投资规模:近年来,海南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上的投资显著增加。例如,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和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等大型项目的投资额达数十亿元。税收:2022年,海南全省税收收入609.3亿元。2022年2月,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调整,将过山车等游乐设备纳入清单,并将政策适用主体由企业扩大到事业单位。进一步对旅游经济的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离岛免税成为旅游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两个15%”所得税优惠、三张“零关税”清单等11项财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就业情况:截至“十三五”期末,全省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约77.9万人,关联产业带动就业人数约136.98万人,带动农民就业约15.13万人。
动力。人才发展:海南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特别是在旅游专业人才方面,通过人才引进、校企合作培养、“旺工淡学”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财政投入:2016-2021年间,海南省财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投入达525.71亿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科技水平:海南旅游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如通过数字化平台提升游客体验。信息化:海南旅游信息化水平与全国保持同步,如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的发展,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魅力。资源吸引力: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如美丽的海滩、热带雨林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社区友好度:海南在提升当地社区参与度和友好度方面取得进展,如通过社区旅游项目让当地居民参与其中。知名度和美誉度:海南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升,特别是在亚洲市场。影响力:海南通过举办国际会议会展和文化活动,如博鳌亚洲论坛、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岛欢乐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较好地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潜力。旅游用地:海南拥有广阔的旅游用地资源,特别是沿海地区,为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巨大空间。储备项目:海南正在推进多个旅游项目,如医疗旅游和跨境电商,预计将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关注度: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实施,国内外对海南旅游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管理。安全:海南在旅游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安全标准的制定。营商环境:海南自贸港政策强调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以部分市县旅游为例的发展指标验证
在对海南各区县的旅游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时,采用“五力模型”作为评估框架。这个模型包括活力、动力、魅力、潜力和管理五个维度,旨在全面反映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我们从每个维度中又确定二级指标(如,旅游企业数量或增量、旅游高层次人才数量、A级旅游景区数量、旅游项目数量、旅游配套政策数量)进行评估。这些指标不仅能够揭示各市县在旅游业方面的当前表现,还能一定程度反映其在未来发展潜力上的差异。
通过门户网站资料收集、电话采访和调研座谈等方式,对部分市县进行了调查和定性定量分析,具体如下:
琼海。在人才资源总量、A级旅游景区和重要旅游项目等方面,显示出旅游产品创新和配套服务的实力。但需要在旅游配套政策上进一步发力,建议出台更多旅游相关政策,以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保亭。旅游市场主体增量较为亮眼,显示出稳定的市场活力。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较多,显示保亭在旅游创新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旅游配套政策的出台表明保亭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较强潜力。建议加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在吸引和培养旅游相关人才方面需要多做努力。
五指山。与保亭相类似,在市场主体增量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市场活力。旅游配套政策的密集出台显示五指山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旅游项目数量和旅游配套政策数量方面,显示其在旅游发展潜力和政策支持方面的积极态势。建议加强市场推广和企业吸引策略,以增加旅游企业数量和市场活力。
澄迈。在旅游企业数量和增量方面表现突出,显示其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巨大。在新项目开发和政策支持方面有待加强。建议加强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同时出台更多旅游配套政策以支持发展。
虽然海南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资源分布不均、市场依赖性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和环境保护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优化旅游业的发展,建议政策制定者应重视旅游资源的均衡开发、促进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以及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时,应注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参与地方旅游规划和社区旅游项目。
未来,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和行业创新双轮驱动,在空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文化多元、治理结构均衡等方面持续发力。尤其是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的协调合作建立更加高效和透明的旅游治理机制,从而不断优化县域旅游发展的营商环境,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H
(作者单位:刘纬华,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叶欢,海南数智宇链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