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2023年7月24日,万宁市出台了《万宁市打造“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按照“标准统一、应归尽归”原则,全面开展电子证照数据归集和规范制发工作。截至目前,万宁市已累计归集电子证照287类、40多万条,电子证照合格率99.97%、同步制发率89%、问题反馈处理率100%,电子证照减免办事材料40.5万件,覆盖电子证照用证事项4526项,并在全省率先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销登记的批复、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企业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批复等3类电子批文的同步归集和制发。
赋码集成,实现“一码亮证”。万宁市打造行业综合许可改革,推行综合受理、综合审批,在“宾馆”“药店”“游艺”等44个行业试点推行综合许可改革,实现电子证照由“手动选用”变为“自动调用”,申请材料精简30%以上。通过赋码将多个许可集成到《行业综合许可证》上,实现“一码亮证”。与此同时,在政务服务领域,探索应用RPA机器人实现自动获取数据进行办件数据二次审批、自动化制证,审批效率提高75%以上。
拓展多领域“亮证办事”。在政务服务领域,通过数据共享核验、机器辅助审批等方式,推出政务服务“智能秒批”新模式,材料共享免提交24.6%,字段共享免提交27.8%,审批效率提高90%以上。争取农药零售经营许可证电子化试点,并率先完成电子亮证应用。在社会应用领域,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旅文局等部门打造电子亮证进医院、进酒店等场景。
“一键”申请,“一纸”代替。当前,在企业上市、挂牌、再融资、发行债券等活动中常需提供无违法违规证明,企业面临开具证明数量多、申请行政机关多、办理流程多、证明内容不规范等问题。为此,2023年初,万宁市开始探索社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模式,全面梳理全市自2021年1月1日以来的行政处罚数据及其他违法违规信用信息,为形成信用报告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全市已实现市场主体以信用报告替代在政务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医疗卫生以及安全生产等8个领域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模式。万宁市经营主体可通过“信用中国(海南)”网站、海南政务服务网、“海易办”APP等途径,“一键”申请开具打印信用报告,做到仅用“一纸”替代以往的“一摞”行政机关出具的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实现“1个信用报告跨N个领域证明”应用场景。
数字赋能,无感智办。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即时感知、定向推送和智能办理,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万宁市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精准“用户画像”,变“坐等服务”为“提前感知”,系统自动检索匹配许可证照即将到期、年检即将到期的市场主体,设置“办事闹钟”,按照延续、年检类别分别生成提醒短信。在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和省大数据管理局的支持下,万宁市试点“免审即享”,实现系统关联启发、自动填表申请、智能审核审批、用户确认许可的服务模式,做到过程无感、结果有感。
服务“加码”,高效办成。结合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实际,自主研发简易版自助服务终端,配备高拍等辅助设备,开发线上引导系统,将“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作为重点推荐服务内容,并展示全程可网办政务服务事项申报入口,涵盖了2165项可网办事项,实现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等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天候“随时办”“自助办”,满足企业和群众自助办的需求,提供全天候自助申报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为8万个经营者提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其中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已为约1万个经营者提供便利化服务。
下一步,万宁市将深度探索社会化应用从“减证”到“无证”,以数据赋能,加快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实施电子证明线上办,以应用场景拓展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H
(执笔人:周玉倩)
本文责编/黄亮 邮箱/ huang7806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