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文化传承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坡文化保护与传播
  东坡桄榔庵纪念馆项目现场。儋州融媒体供图

  文|杨钥

  今年9月,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海口举办,苏东坡数字人亮相会场。为庆祝祖国75周年华诞,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开展数字体验及成果展活动,让市民们感受到科技为文化带来的全新活力。在新质生产力浪潮的推动下,当今社会进入信息爆炸、数字化加持、体验感升级的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东坡文化的传承迫切需要新质生产力为之赋能。

  新质生产力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度改造与升级后形成的新型生产能力。它不仅改变物质生产的效率与模式,更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传播、保存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据此,东坡文化的传承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不断探索东坡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和路径策略,力争其以更为多元、互动、创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挑战:东坡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挑战

  东坡文化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更在哲学、历史、民俗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丰富的价值。东坡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先贤智慧的尊重与继承,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传承东坡文化的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学校教育,将东坡作品纳入学校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东坡文化;二是学术研究,高校、研究机构等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出版学术著作等方式,深入挖掘东坡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三是文化旅游,依托东坡故居、纪念馆等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观学习,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四是媒体传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传播东坡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故事,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兴趣度。

  然而,东坡文化传承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传播渠道有限,传统的传播方式如书籍、报纸等受众范围有限,难以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二是内容形式单一,现有的传承内容多以文字、图片为主,缺乏生动性和互动性。三是受众兴趣下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阅读和学习传统文化。四是国际化程度不足,东坡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尚待提升,需要更多的渠道和平台来推动其走向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彰显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这一思想为东坡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弘扬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其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资源整合能力,为东坡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具体来说,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数字化重塑东坡文化体验、智能技术赋能东坡文化传播创新两个层面助力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重塑:数字化重塑东坡文化体验

  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要将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东坡文化数字生态,推动数字化重塑东坡文化体验。

  构建虚拟展览,让观众身临其境。利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虚拟展览。观众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身临其境地游览东坡故居、纪念馆等文化遗址。同时,还可以通过虚拟导览、互动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东坡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和作品的文化内涵。如借助VR技术,带领观众“穿越”至宋代,畅游东坡笔下的赤壁,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阔;带领观众“船游”海岛,饱览东坡笔下“奇绝”的海南风光;带领观众“漫步”东坡书院,与先贤对话,体验其诗词之韵、书法之美、人情之善,让东坡文化的学习与体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种数字化呈现方式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了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还能激发受众的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设置数字博物馆,共享海量资源。建立东坡文化数字博物馆,利用3D扫描、高清影像等技术,将东坡诗词、散文、书画、文物等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和在线阅读平台。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纸质文献转化为电子文本,实现快速检索和全文检索,让全世界的苏学爱好者都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实现文化国际化交流与传播。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东坡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文化脉络和时代特征。同时,可以了解观众、读者的兴趣点,精准推送相关内容,提升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深度。这种数字化保存方式不仅有效保护了珍贵的纸质文献资源,还方便了学者和公众的研究与学习。

  创建城市“数字代言人”,打造东坡文化体验新载体。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推出弘扬东坡文化的“数字代言人”。比如可以打造“苏过”或“姜唐佐”虚拟人,在保留历史真实形象的基础上,加以创意性数字化设计,易于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接受并喜爱。同时,创作与东坡文化、海南地方文化相关的优质内容,利用“数字代言人”将这些内容以故事性、直观性场景演绎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通过数字人进行东坡文化传播与互动,提高z世代人群对东坡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如四川省眉山市推出虚拟人“苏小妹”为眉山“数字代言人”与“宋文化推荐官”。中华书局推出“3D超写实数字人苏东坡”并亮相《中国诗词大会》,给观众以文化、科技、艺术相融合的全新体验。可以借鉴这些案例,努力将“数字代言人”打造成为重塑东坡文化体验的新载体。

  创新:智能技术赋能东坡文化传播创新

  数字化是将信息转换为数字格式的过程,而智能技术则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之上,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智能算法等技术,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现代智能技术可为东坡文化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活力,使其更为广泛、生动地深入人心。

  智能解析东坡作品,促进东坡文化广泛传播。开发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智能解读系统,对东坡诗词进行深度解读、分析与智能推荐。该系统可以自动解析诗词的韵律、情感、意象等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与定制化服务。这种智能解读方式不仅能提高读者对东坡诗词的理解与欣赏水平,还能促进东坡文化广泛传播和深入交流。

  创新内容生成,激发东坡文化创新性发展。利用人工智能的生成式模型(例如GPT系列)和深度学习算法,模拟东坡文风进行诗词创作。如游客到达东坡书院,在设备上输入关键主题词,设备通过生成式AI技术,创作出具有东坡文风的诗词作品,让游客在互动中与东坡进行穿越时空的灵魂碰撞,深刻体悟东坡精神。这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东坡的情感和智慧,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游客对东坡文化的兴趣,展现东坡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促进古今文化的交融和创新。此外,还可以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东坡书画作品的创作和复原中,通过算法生成具有东坡风格的书画作品或修复受损的书画作品。这种内容生成方式不仅能丰富东坡文化的表现形式、内涵外延,还能推动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创设互动式东坡文化游戏,在娱乐中学习和传承东坡文化。开发设计互动式东坡文化游戏,首先要打造沉浸式剧情体验,可以设计一些以东坡生平为背景的剧情任务,让玩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东坡的生平事迹和诗词作品。其次,设计趣味互动环节,在游戏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互动环节,比如诗词接龙、书法临摹等,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到东坡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激励玩家积极参与互动。再次,在游戏中融入现代元素,创新表现形式,比如可以融入动画、音乐等,让游戏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尝试将东坡的诗词作品以现代的方式重新演绎,让玩家在欣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在游戏中加强社交功能,促进玩家交流,比如可以设置好友系统、聊天系统等,让玩家在游戏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对东坡文化的感悟。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坡文化传承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实践。它不仅为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加强对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东坡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和路径策略,努力构建东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格局和新体系,让东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H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专项(东坡文化研究)课题“元明清‘东坡戏’研究”(HNSK(ZDZX)24-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海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卷首语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本期关注
   第06页:本期关注
   第07页:本期关注
   第08页:本期关注
   第09页:本期关注
   第10页:本期关注
   第11页:本期关注
   第12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13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14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15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16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17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18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19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0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1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2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3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4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5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6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7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8页:高效办成一件事
   第29页:重点园区
   第30页:重点园区
   第31页:重点园区
   第32页:企业回音
   第33页:企业回音
   第34页:民生实事
   第35页:民生实事
   第36页:民生实事
   第37页:民生实事
   第38页:民生实事
   第39页:民生实事
   第40页:民生实事
   第41页:民生实事
   第42页:市县动态
   第43页:市县动态
   第44页:市县动态
   第45页:市县动态
   第46页:市县动态
   第47页:市县动态
   第48页:市县动态
   第49页:市县动态
   第50页:市县动态
   第51页:市县动态
   第52页:理论琼崖
   第53页:理论琼崖
   第54页:理论琼崖
   第55页:理论琼崖
   第56页:理论琼崖
   第57页:理论琼崖
   第58页:理论琼崖
   第59页:理论琼崖
   第60页:文化传承
   第61页:文化传承
   第62页:文化传承
   第63页:文化传承
   第64页:文化传承
   第65页:文化传承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坡文化保护与传播
今日海南文化传承65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坡文化保护与传播 2024-11-15 2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