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湖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必须回应好群众的关心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遍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省教育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部署要求,把高效办成教育入学“一件事”作为坚持人民属性办教育的重大改革事项,作为推动海南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以义务教育入学报名流程高效化、资格核验智能化、数据对接精准化、录取结果公平化为目标,增强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性、透明度和公信力,纵深推进教育系统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刻把握“高效”的立意,加大工作协同力度,健全人民群众“好上学”的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教育厅通过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制度建设,打破层级、地域、部门、系统之间的屏障,把“教育入学”作为2024年重点推动的13个“一件事”之一,形成高效运转的教育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我省是全国实现教育入学“一件事”一网通办所有市县全覆盖的7个省份之一,教育部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早在2023年6月,省委书记冯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时就指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解决优质均衡问题,要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推动高效办成教育入学‘一件事’,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纳入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推进。省教育厅站在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自贸港高度,把高效办成入学教育“一件事”作为提高创造性执行效能的关键一招和创新行政方式、提升行政效能的务实之举。目前,通过强化跨部门数据共享,重构业务办理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全省教育入学“一件事”累计办理超19万件。2024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以《海南教育入学“一件事”扩圈18个市县实现教育入学线上招生》为题,对我省的经验做法予以推介。
二是强化协同攻坚。由省教育厅、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牵头,联合省大数据管理局、省公安厅、省资规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健委、省委人才发展局等单位组建跨部门攻关项目组,同时建立省、市县(学校)共同参与的联络和工作机制,各级教育部门和招生学校建立清单推动机制,及时梳理“问题清单”“场景清单”“任务清单”,确保在保障省级统筹的同时,兼顾解决基层实际情况,保障改革有效实施、科学推进。
三是完善制度体系。省教育厅先后印发《海南省“教育入学一件事”实施方案》《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海南省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并挂海易办一件事专区主动公开。进一步突出教育服务营商环境优化,制定电子版的《“教育入学一件事”工作指引》,明确办理条件、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监督方式等,并通过智能客服为群众解答常见问题。2024年全省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比以往年更加规范,仅海口市民满意率就达96.95%,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规范招生,营造了高效便捷的“好上学”环境。
深刻把握“办成”的要义,提高业务办理速度,建成人民群众“学好上”的工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海南推行教育入学“一件事”以来,全省18个市县(除三沙市)中小学招生均实现“机器管招生”和“一网通办”要求,贯通户籍、社保、居住、不动产、租赁等数据,实现大数据自动比对、智能核验、全过程审批监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人民群众“少跑动”甚至“零跑动”。
一是招生流程极简化。按照教育入学“一件事”改革只上一张网、只进一个门的原则,科学设计“教育入学一件事”申报入口、办理和审核流程、各环节办理时限等,消除传统线下报名和现场审核的繁琐与不便,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确保区域内入学相关信息开放共享,改革后家长只需填报“一张表单”,上传“一套材料”,办理环节由原来的4个环节减少至1个环节,跑动次数由原来至少需要跑动一次减少至零跑动,即可完成子女入学申请,极大节省了家长的时间和精力。
二是招生审核自动化。通过数字赋能、数据连通等方式,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户籍、婚姻、社保、不动产、高层次人才证明等信息自动线上校验、关联对比和精准核查,平均每条数据核验完成时间为5—7秒,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错误,提高了工作效能。填报表单字段由58个减少为25个,提交材料由6个材料减少为零材料,全省总体办结时限由原来最长60个工作日减少至14个工作日,条件完全符合的,可实现“秒批”。
三是便民服务智能化。为提高群众对数字招生和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应用AI技术,为家长打造全方位的智能化教育服务体验。通过“入学政策解读”“申请流程指导”“信息及时更新”等功能,帮助家长准确理解招生政策,顺利完成学位申请,让入学办理变得更加轻松和智能。同时,整合中考、高考系统平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相关信息平台功能,在服务专区开设招生政策文件公开、线上办理入学指南、政策咨询、入学困难求助、“中考专区”“高考专区”“双减学习”“课程学习”“家校共育”等功能板块,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个人基本信息查询、政策查询、中高考成绩查询、学位预警等服务,真正做到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人民群众。
深刻把握“改革”的内涵,增强服务群众温度,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解决群众“好上学”“学好上”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同时将办好“教育入学一件事”作为落实2024年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要举措一体推进,通过流程重塑、信息共享、透明监管,实现业务受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和监控化,有效遏制“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违规现象,保证了招生入学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透明度,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工作目标。
一是学位统筹实行“序位排列+电脑摇号”模式。精细化做好入学统筹工作,指导海口、三亚等人较多的市县结合户籍、住房等条件梳理出排列序位,按照学位申请人的不同条件依次进行审核录取和统筹入学,统筹后实行电脑摇号、随机派位,让学位统筹工作更科学,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比如,海口市西海岸片区首次探索实施多校划片,将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和五源河学校初中招生划定同一片区,实行电脑摇号派位。三亚市在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三亚市迎宾小学、三亚市迎宾中学、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南开中学招收完片区内三亚户籍学生和符合优待条件的优待人员子女后,将空余学位面向学校所在区域和入学压力较大区域实施电脑摇号派位。
二是审核流程实行“内部监督+纪委监管”模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突出内部监督,强化过程监管和督查问责,对所有进行招生平台操作的账号实行实名制,各部门、各学校与审核工作人员使用账号前需签订责任书,承诺保密要求,实名账号操作记录全部留痕,严格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所有参与审核的工作人员需要实名开设审核操作账号,流程轨迹清晰可查。不断完善教育(下转第17页)(上接第15页)系统内部监督,将学位申请平台与学籍管理平台链接,所有建立新生学籍的学生均需通过学位申请平台录取,否则不予建立学籍,切实规避在平台外违规办理入学申请行为的发生。同时,向全省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开通监管账号,将招生入学服务平台与监督平台全量对接,可以实时监督查看学生的基本信息、户籍信息、对应的片区学校信息、非正常跨区域预警信息、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入学审核轨迹、最终被录取情况等,拓宽纪检部门对招生工作监管途径,有效杜绝了各类招生违规违纪行为,促进“阳光招生”。
三是跨片区录取实行“白名单+重点监管”模式。为落实好特殊人群的教育优待政策,指导各市县在招生平台新增“添加录取”功能,用于录取享受教育优待的特殊群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享受教育优待的C类以上人才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子女、烈士子女、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采取“白名单”管理,由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导入名单,学校通过“添加录取”功能对此类优待人群子女进行录取,同时对录取的片区外优待学生逐一标识。同时,各级教育部门联动纪检监察部门对通过这一功能录取的学生进行重点监管,逐一核实,坚决封堵违规漏洞。“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打招呼”“递条子”“开后门”等违规安排入学的情况得到明显遏制,省级12345平台在招生期间接到的投诉举报类办件比2023年同期下降44.6%,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规范招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招生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见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教育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持续推动服务流程优化和用户体验提升,推进中央关注、省委关切、群众关心的高效办成教育入学这个大事功能更强、体验更佳、口碑更好、品牌更响,推动海南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H
(作者系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 zy200928@qq.com